《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赵林平 赵花周 秋风拂山岗,果园处处香。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走进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西坡村,沿着曲折蜿蜒的小路,来到位于山脚下的一个果园,只见红彤彤的石榴挂满了枝头,如同一只只小灯笼在风中摇曳,点缀着绿色的大地,为金秋的丰收增添了喜色。
果园内,内乡县师岗海振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海振正在带领工人撕掉套在石榴上的袋子。“现在石榴正在逐步成熟,撕掉袋子是为了转色。果子的含糖量这几天是一天一个样,再有10来天就可以成熟了。”
张海振是师岗镇西坡村农民,自2013年开始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在当地小有名气,被乡亲们称为“石榴大王”。
“海振是个操心人,敢想敢干。这片山坡过去就是个撂荒地,种啥啥不长。海振向村里提出要承包这片荒山坡,多少人都替他担心。经过这10年来的努力,他真让这片荒坡变了模样。昔日荒山坡,今日果满园,荒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西坡村支部书记朱明团对张海振赞许不断。
为了提高石榴的产量和改善石榴的品质,张海振真是挖空了心思,不断地学习、钻研和实践。对石榴树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分几次施,怎样修剪,用什么药防治什么病虫害等都精心研究。他每年都给果树施上牛粪和生物肥,甚至在全县范围内收购过期牛奶,对果树进行灌根和喷打。经过连年尝试,贫瘠的土地变肥沃了,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牛奶味石榴”的招牌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的人们前来品尝,享受农田采摘的乐趣。
好的产品永远不用担心销路问题。海振家庭农场每年国庆节之前都会收到大量订单,除了在本地线下销售,每年往上海、杭州等地的销售量也很大,每天发单200件左右,最多时可达400件。每件装6个石榴,单果重均在350g以上,每件销售价98元。销售旺季从国庆节开始,持续20—30天。
石榴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务工。在石榴管理过程中,经常需要修剪、施肥、浇水、除草、打药、套袋、摘果等人工作业,吸引了西坡村、罗沟村及周边群众前来务工,最多时一天用工人数可达100多人。
“我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挣80元。不用外出打工,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能种好自己的庄稼。”正在地里干活的西坡村脱贫户李进甫满怀感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张海振在荒山野岭种植石榴成功为当地群众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西坡村12户群众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石榴、黑李、黄桃种植300余亩。脱贫户靳文学种植甜蜜桃、黑李40余亩,目前已进入挂果期,成效未来可期。
“果树种植,美了山坡,富了村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真是一举多得!”师岗镇镇长李庆阳无限感慨。下一步,师岗镇将进一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农文旅一体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