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国家安全 >专家观点>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安全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2024-09-03 15:31 来源:《祖国》杂志

202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第距离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以来已有整整十年目前,已有152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备忘录、合作框架和协议等。相比“一带一路”起始的2013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增长超过100%,如今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中国在这些国家总共投资了3000多个项目,非金融类投资达到7859亿元,其中大部分变成了当地的港口、铁路、桥梁、工业园区。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格局转变、全球治理需求扩大的时期,“一带一路”无疑为沿线国家与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推动力。

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也促进安全问题的解决。回顾“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沿线国家的安全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不仅与各国家分享经济合作的红利,同时为解决全球安全问题、提振全球治理信心等打入了强心针。因此,有必要通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安全发展的贡献,深化对“一带一路”倡议深远意义的理解。

“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安全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方面在安哥拉变电站、马尼拉住宅、波黑高速公路、塞拉利昂的道路、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设施,雅万铁路等诸多项目中均取得显著成果。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令东道国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经贸合作方面针对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的贸易额由2013年的1040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070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2024年一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保持稳定的增长,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82万亿元,同比增长5.5%。这一数据相比去年同期有了0.2百分点的提升。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基础交通建设,简化海关手续和各项通关流程,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搭建了便捷的互联互通平台,使沿线国家的货运时间缩短了1.7%-3.2%,全球货运时间缩短了1.2%,在为其降低贸易成本的同时助力引入外资。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联通升级了发展中国家产业链在过去11年间,“一带一路”倡议日益壮大,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量级的公共产品与国家间合作平台,实现了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由于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区经贸领域彼此依存度高、经济结构互补性强,这一现状为有关国家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前景。作为中国多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国家通过与中国进行互惠的产业链交换,实现了互补和稳定的供给,确保了产业链的安全和顺畅。此外,为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我国为各国提供了多样化产品,确保当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发挥全球“集散中心”的核心功能。着眼于中国国的外部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中国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作为全球生产中心,同时也作为全球唯一具备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全产业综合优势显著。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基础历经11年,“一带一路”已跃升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它引领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思潮,开辟了共建和谐包容世界的新路径。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了创新理念。为应对全球生产力格局与国际分工基础深刻变革的新挑战,中国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思路强调“平等与公正”的原则,它提倡通过一套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确保世界各国在同一规则下享有平等的权益,不存在任何歧视倡导“共同但有差异化的责任”理念,这一理念旨在确保国际合作中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和谐共存。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构建和谐包容的世界的新道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平等认知,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国家发展中的安全威胁认知。“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一条和平安全、合作互补、多元发展、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新型国际伙伴关系,强调各国应尊重彼此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营造全球新安全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美西方国家出于大国博弈制造的挑战与地缘政治危局美国与西方国家出于自身狭隘的利益计算,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抱有深厚敌意,并对沿线国家的安全发展造成了阻碍与挑战。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与西方利用美元霸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收割、危机转嫁等操作,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安全发展机遇,则与美元霸权的基本逻辑完全不同,打破了美元流通的立身之本因此,美国与西方自然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敌对”产物,对其进行打压与阻遏。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愿放弃冷战思维,固执采用地缘政治的滤镜观察世界,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中国拓展地缘政治利益的工具,并积极推行地缘政治竞争,这为沿线国家的安全发展带来隐患。

第二,美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层面攻击与抹黑一带一路”。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基于意识形态层面,强调中国“一带一路”旨在重现和恢复以中国为中心的丝绸之路昔日景象,其最终目标是推动国际秩序的重塑,以期在全球舞台上确立中国的引领作用。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声称中国通过在非洲国家投资和借款,对非洲国家进行掠夺和蚕食。有的美国学者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军售相提并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平台,可能会削弱它们在全球或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

第三,针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安全威胁加大。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资机构、企业和公民在相关国家遭遇的安全威胁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带来较大安全影响,一定程度上对相关项目形成阻碍和掣肘。一是部分传统地缘热点问题不断发酵升温,“一带一路”所途经的西亚、中东欧、非洲等地区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持续升温,并对地区和全球形成明显外溢效应。二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权频繁更迭,催生右翼民粹势力加重,并持续冲击相关国家政治稳定。仅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举行了至少29场全民性选举,大部分是“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国家,部分国家政权力过渡频繁,其导致的地缘冲突再起、经济复苏缓慢等次生问题将持续冲击相关国家安全大环境。三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威胁依然严峻。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一年间,全球共发生1874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绝大部分袭击事件发生在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高度重合。

“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展望和风险应对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方位的合作开放战略,将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形成促进区域发展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区域内各个参与方进行经济对接,以包容性彼此之间为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该倡议通过促进政策沟通,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构建开放、平等、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重要经济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和有序规划,从而将合作效益更深度融入国内市场。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政策的协调,开展广泛而深化的区域合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也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中国产业升级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双链合作,抓住了新的历史机遇。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而且对于中国来说,对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参与国际贸易已成为当前国际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值得优先发展和重点关注。中国应根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两链合作中的基础和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该地区内多层次、多维度、高质量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这不仅能提升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链条构建,还能帮助我国进一步建立国内与国际循环的内在联系,使双方的发展相互促进,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格局的形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看,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各国沿海地区的客观物流便利条件,主要经济中心也大多集中在沿海附近。特别是大部分地区属内陆的发展中国家均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导致部分国家的地区发展的持久性滞后。目前,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世界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的挑战,对外部世界的开放程度较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相对落后。因此,这些国家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沿海国家,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广泛的国际贸易能力,能够为内陆国家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支持;而内陆国家则能够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储备,为沿海地区的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和能源保障。通过沿海国家制造业与内陆国家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将有力地推动区域内的协同增长,并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体系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区域内所有参与方的协同发展。

在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项目安全风险持续升高,项目运营和人员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方位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机制,确保“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行稳致远、起到实效。

第一,要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能力。加大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国际政治关系、各国家行为体之间的结构性平衡、各国内部政治安全风险等的专业研判力度,把握风险变化大势,及时准确地做出预判和预警。国家层面应统筹考虑建立国家级的境外历史事件大数据库,作为风险研判的基础数据支撑,同时,要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和分享机制,确保预警及时到位。相关专业机构应发挥专业优势,分析研判风险变化,及时制定出有预见性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同时,要在现有的风险评估和研判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评估研判方法,使其评估结果更准确且更有前瞻性。

第二,要提升风险防范和保障能力。针对“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具体面临的安全威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做好安防工作。对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特点、破坏方式、破坏能力等进行细致分析,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硬件升级换代,提升防范水平。特别应警惕并坚决遏制恐怖袭击、绑架劫持等恶性非对称袭击事件的发生,要“一国一策”“一项目一策”采取针对性的安防措施。要加强风险保障能力建设,确保风险防范上人财物的充足。国家层面加大对本国安保机构和安保力量走出去服务中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项目做好实体安全保障。

第三,要强化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加强国家部委、使领馆和驻外项目间的联动,调动各方的优势应急资源,整体做好境外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时刻保持“平战结合”的思想,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医疗、应急搜救、应急通信等应急资源的储备,做好整体的应急预案规划和实施,平时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过程中的处置效率。要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急救援通道,紧急情况发生时,方便调动域外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与应急。

第四,要提高“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务实程度。积极稳妥开展“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前期的调研和评估,对项目后期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和风险的关系,对相关国家政治社会、经济金融、宏观市场、营商环境、法律合规、公共安全等风险进行全面研判,不能仅仅只看经济收益而忽略了其他具有颠覆性的风险类型。要充分重视和利益相关方处理好关系,对于一些地方政治势力与中央政权存在矛盾的项目实施要格外注重对外关系协调的弹性和灵活性,努力获得各方的信任和依赖,避免卷入当地政治纷争。

第五,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带一路”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把中国模式应用到本国建设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幸福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讲好自身的故事,既要展现自身最具优势的方面,将好的产品、技术带给各国,又要切实通过投资基建、能源等项目帮助相关国家完善民生工程,通过用工当地化缓解当地社会就业压力,通过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加强当地自主发展能力,通过适当减轻债务消除发展的疑虑,用实际行动让美西方国家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论”不攻自破。

(作者肖汉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境外公共安全高级专家、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