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章东丽 来到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黄沙村,道路平坦,村庄干净,平地里的一排排袋料香菇棚和山坡上一棵棵结满果子的山茱萸树沐浴着秋日暖阳,到处呈现出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新景象。
黄沙村地处桑坪镇北部,与三门峡市卢氏县接壤,素有西峡县北大门之称。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全村11个村民小组473户1779人。一年来,黄沙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知勇强创”活动为抓手,在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上下功夫,多举措建设和美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党建引领。黄沙村党支部以“党建凝心、党建聚力、党建铸魂”,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融合推动力和作风保障力,“三委”干部队伍稳定、充满激情、敢闯敢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排查社会矛盾,宣讲致富政策,在产业发展上出良策谋良方,在环境整治上挥汗水求提升,用实际行动打通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五星”支部创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治理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
产业发展。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黄沙村党支部坚持把经济增收放首位,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成功招引本地客商融资60万元,合资修建了集保鲜库、烘干房、仓储库和分拣场一条龙的大型香菇加工厂一座,既满足了本村香菇种植户销售需求,也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年创收10万元;全村规模化种植袋料香菇、松茸菌850万袋,年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抓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鼓励引导群众发展连翘、山萸肉等中药材种植2050亩,年经济收入达3000万元;通过盘活用好集体资源,管好用好中华蜂、光伏发电和经济林租赁产业,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
生态宜居。该村安排保洁人员常态化开展卫生清理;安排综合网格员每周四开展卫生志愿服务活动;村两委干部针对相应区域开展卫生分包工作,确保责任到人。通过“上面跑一点、群众集一点、乡贤捐一点”的办法等途径,筹资138万元,修建了三道河防洪堤坝300米、下街组防洪堤坝180米、阎王砭组生态堤坝220米,种植苗木2万余株对公路沿线美化绿化亮化、更换了上岗至沟口组37盏路灯,新建了三道河组健身小广场。
平安法治。该村以“零事故、零上访、零案件”为目标,积极推进平安法治建设,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大力宣传防火防灾、应急救险、防诈防敲等知识,不断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组织开展燃气安全排查工作,治理消除安全隐患。采用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积极排查、化解社会各类矛盾,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确保了社会平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
文明幸福。该村大力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以群众口碑好、先进事迹突出等方面为标准,选树出家风家训好传人、好乡贤、乡村创业好青年、一心为公好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志愿服务好标兵、环境保洁好卫士、五美好庭院、美德好少年等“乡村光荣榜”上榜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 通过榜样带动,助推了和美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