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张红彦 正值盛夏,骄阳似火。毛豆已进入了收获期,田野中散发出丰收的味道。放眼望去,毛豆田里,一顶顶五颜六色的“蘑菇伞”竖立田间,百十名工人在伞下忙碌地采摘着。
今年,河南省镇平县马庄乡白衣堂村志达供港蔬菜基地里种植的500亩毛豆已经成熟,天一亮,早早吃了饭,田地里就陆陆续续来工人收割毛豆,确保颗粒归仓。
“大娘,你今年多大岁数了?真热的天还在这地里干活?一天能挣多少钱?”
“我七十岁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活也不累,就是坐在这里把豆角摘下来,4毛钱一斤,摘好装包称重,先记账完工就给钱。你看我这么大岁数了,到哪儿找活也不好找,还不想给子女们增加负担,没想到现在家门口都能挣零花钱了,多好的事啊!”马庄乡乡长谭丙超蹲在田间正和一位摘毛豆的大娘亲切地交谈着。
地头站着已经被晒得黝黑的工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打包成袋的毛豆等待称重装车。
“毛豆生长期短,只有一百天左右,种植简单,亩均收入达2000元左右,收入可观,毛豆收完以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还可以改良土壤,接着种植蔬菜,一举两得。下一步将鼓励我乡农民通过大户能人带动,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向种植空间要效益,真正实现一田多收,吸纳广大群众参与,扩大种植面积,拓宽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马庄乡乡长谭丙超说。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