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闹”新春。铿锵的锣鼓敲起来,炫彩的龙灯舞起来。新春佳节期间,安徽青阳县木镇镇所辖村庄开展各式各样的民俗表演,让老百姓乐享文化大餐,感受浓浓年味,品味多彩年俗。
木镇武圣拼字龙是市级非遗,它以竹木为骨,裹布为皮,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珠等组成。“咚咚锵!”表演的最开始,龙没出场,锣鼓先响。随着激烈的鼓点前奏响起,锣鼓配合,“仓,且,仓且……”龙就开始动了起来。木镇镇武圣村拼字龙的传承人们穿着艳丽的龙装,手舞长龙。挥动龙头,彩龙腾空而起,上下翻滚,气势磅礴,在不断地舞动下做着起伏、翻转、跳跃、扭动盘旋等一系列精彩动作,忽而高耸冲入“云端”,忽而低下潜入“海底”,将龙盘、翻、腾、游等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意味无穷。舞龙表演中,配乐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鼓、锣、钹的灵活运用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
“一般在各种节假日和有重要活动的日子里,我们会受邀来舞龙,我们舞龙队伍的成员都是武圣村村民,大家因为热爱聚到了一起,享受着舞龙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伍建军是武圣村村民,也是非遗传承人。“今年是龙年,新的一年,祝大家龙年大吉、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事事顺意!”伍建军笑得合不拢嘴,还不忘给大家送祝福。
一声长号如骏马长鸣,一阵锣鼓如惊天之雷。双腰挂马,载歌载舞;彩伞翻飞,旗帜招展;这一片欢腾正是常丰“竹马灯”这一传统民俗表演。“竹马灯”的灯是由竹子做支骨,扎成马首、马尾的形状,糊上特质的布再装上灯饰,并将前马首后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类似旱船。
竹马表演前,演员们要化脸谱妆,关公、穆桂英……每个人物妆容都展现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一人舞耍一匹马,另有领头打竹灯的,两侧敲锣打鼓的,穿着统一服装跟随伴舞的,舞耍着一系列动作,轻松活泼。时而鱼贯而出,时而两人一组,时而“八马”奔腾,或扬鞭疾行,或按辔徐行,集布阵、穿花、跑马等形式为一体,在轻快活泼的氛围中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近年来,木镇镇以弘扬传统文化、村民自治等为抓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甘玲 施青林 程东建)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