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正是银杏叶最绚烂的时节,安徽省歙县三阳镇境内徽杭古官道上的古银杏树,叶黄如金,炫丽夺目,犹如身披“黄金甲”。
据悉,三阳镇目前树龄超百年的银杏树数目众多,达三、四百年的也有4株。每到深秋初冬交替季节,盘虬卧龙的银杏树满目金黄,在冬日暖阳照耀下,炫丽夺目。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隐居其间,与古树相映成趣,在古道上形成一道绝美的风景线。微风拂过,金色的银杏叶轻轻飘落,翩跹炫目,为寒冬时节平添几分温暖和浪漫色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树、拍照,感受别样的闲暇时光。
三阳镇地处皖浙边界,历来有“徽州东大门”之称,两省交界处的昱岭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徽杭古官道上的重要节点,为入徽第一关。史籍多次记载昱岭关战事,关隘亦多次维修,《水浒传》第98/118回就精彩描述了北宋末年“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的刀剑飞舞情景。北宋末年宋军与方腊军交战、元末明初朱元璋、清末太平天国都在这里有过战役。所以昱岭关成为研究古代防御建筑的重要实例。同时,昱岭关也是徽杭茶马古道的关口,见证着皖浙两地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
徽杭古官道始建于宋,为南宋朝廷向西统治的京畿要道,相当于现今的国道,政治与经济地位相当突出,是官员往返于徽州府与宋都临安府(今杭州)间的驿道。徽杭古官道(安徽段)由徽城至昱岭关62公里,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动脉,途径渔梁、鲍家庄、瞻琪大阜、杞梓里、三阳、中村、叶村、竹铺、岭脚,过老竹岭、越昱岭关,达昌化,通杭州,转接京杭大运河,溯运河而上到扬州,直达北京。
入徽第二关“竹岭雄关”处有2株400多年的银杏树,几百年来与关隘、古道相依相伴,守护着徽州人民。徽杭古官道上还有“大方和尚寝塔”“大方和尚制茶处”等古迹,据《歙县志》载,明朝隆庆年间,大方和尚在此处为往来客旅徽商免费施茶,“大方茶”因此而来。曾有茶叶专家考据,同为扁茶的西湖龙井,创于明未清初,或是在大方制作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拉近了这条古官道与杭州的距离。
近年来,三阳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来走徽杭古官道的游客络绎不绝,古道上的银杏树也因此被众多户外爱好者熟知,成了深受大家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围绕自然资源禀赋,三阳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因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修复了古道,并对古道周边及沿线的环境进行整治和提升,同时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对岭脚村、竹铺村村内的徽杭古官道进行整修维护,恢复徽州乡村旧时街景,延续历史文脉,唤起历史记忆,重新演绎古徽州曾经的市井繁华。(洪丽萍 周建飞)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