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潜心从教 ,育人孜孜不倦的师者,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推手。尤其是在我国技术受到封锁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优秀人才,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而培养优秀人才这一环节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建立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灵魂工程师恽迪,一直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师生关系,并从思维、道德、信心和信仰四个方面,深耕探索,以身作则。
开拓创新,改变思维 相关数据显示:世界科技领域中诸多获得过诺贝尔奖级殊荣的科学家其获奖的重要成果都是在25至35岁这个年龄阶段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他们披荆斩棘的钥匙。所以,在恽迪看来,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在看待学生方面应该建立一种积极的态度。即,引领和鼓励他们走出思维的牢笼。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大学中,很多导师认为,研究生基础不够扎实、能力尚处在建设阶段,其综合能力也相对较差,如果想法过多,反而无法按时完成导师所布置的工作。 “这是极其荒谬的。我们需要的永远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而创新不是一瞬间的灵感,而是一种科研习惯。”因此,恽迪开始试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启发的模式让学生逐渐提出自己的想法来。万事开头难,新的模式想要走下去,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但科研就是为克服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产生的。”而经过了长时间的引导和思想碰撞,学生们渐渐地产生了新的想法,虽然有些想法还不太成熟,但仍有其可取之处。通常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段里,恽迪发现,培养出学生自主思考并从模糊的问题中逐渐厘清关键点并加以解决的能力的,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高效路径,而这个需要导师的耐心和宽容。这种宽容是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须。 立德树人,以已为镜 在喧嚣的世界里,想要更好的从事科研,就要问自己一句,“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就是一个人的本心。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本心也不尽相同。所以,道德,就成为人们书写人生的第一章。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范例,一直是恽迪所坚守的。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完备人格。人的品格性情都可以后天培养,师者的言传身教极为重要。尤其是进入大学阶段后,导师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出选择,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校导师,恽迪从自身树立起高的道德标准,并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榜样。他认为,唯有如此,导师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学生的尊重甚至崇敬,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够更好积极地影响学生的三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攻坚克难,唯有自信 相信自己,才能获得突破。科学研究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越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越要客服诸多的困难。在学生阶段,为学生树立攻坚克难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校园被成为象牙塔,它是美丽的,是安全的。在呵护下成长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手足无措,甚至退缩、逃避,在这种特殊的时刻,自信将发挥极大的力量。作为导师的恽迪,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并在他们心理脆弱的关键阶段给予他们信心上的支持。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恽迪身边的学生就曾有过科研压力大而近乎崩溃的情况,在这种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需要给学生放假来释缓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方式是和他们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具体经历。只有感同身受,才能产生共鸣,而共鸣的过程,就是自我积蓄力量的过程。 除此之外,在学生感到无助的时候,导师能够给予关心,也是让他们建立信心的基础。无论何时,导师都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看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学生们建立健康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他们成长。 点燃信仰,厚积薄发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变老还是年老?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卡耐基。 在世界格局变化无常的今天,中国正面临着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种种压力,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而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科技工作者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科学的信仰。 信仰科学是成为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最核心的前提,但是目前总体而言趋于功利的大环境和建立真正的科学信仰背道而驰。作为一名研究型高校的导师,恽迪认为,给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坚定信仰是至关重要的。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科学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从中梳理出关键性的问题然后再试图解决。世界上最为顶尖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有一个名言,他说:“如果有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需要我来解决,而给与我的时间只有1小时,那么我会花前面58分钟来想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再用最后那两分钟来解决它”。这恰恰说明了科学研究最关键的特性,那就是找到关键的问题才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导师,如果不能给学生做出踏踏实实追寻问题本质的示范,就无法根本地改变学生对于科学本身的认知,更无法帮助学生建立持之以恒地追寻科学本源的科学信仰。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恽迪自身曾经经历过。他在回国后,直至第四年才发表出第一篇文章,顶住长时间各个方面的压力,其中最核心的诉求就是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厚积薄发”的榜样。 从某种意义上,这中做法牺牲了很多机会,但是却在自己的课题组中建立了踏踏实实追求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朴素文化。回头再看,这种实践是成功,因为它很大程度上点燃了学生对于科学的信仰。 吴有训先生曾经说过:“科研之道,唯精细与有恒”。恽迪正是这句话的实践者。但科研需要传承,所以,作为导师的恽迪,在注重知识和运用的同时,也关注着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和务实的价值观,不骄不躁,勤奋务本,用言传身教,带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