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叶海峰 李国祥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张庄村曾经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这里交通闭塞,观念落后,没有任何产业,集体经济更是一片空白。然而弹指一挥间,短短的七年时间过去了,这里却神奇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昔日杂乱破败的小村庄,现在却变得整洁美观、规整有序,并且村里的各种便民服务设施也是层出不穷、一应俱全,同时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以往村民们“各自为营”、一盘散沙式的精神面貌,开始变得凝心聚力、情绪振奋了。若是问到这些变化的由来,村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应说,“一是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好,二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三是我们有一个真抓实干的好带头人,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张庄村的‘老模样’焉能不变!”
这里为村民们所交口称道的“好带头人”,就是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峰。
立志改变家乡面貌
张永锋今年 46岁,大专学历。由于他有文化、懂经营、人品好、肯为村里真心实意地出力办事,因而在 2016年 10月进行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张永锋就成了众多党员和村民心目中“当家人”的最佳人选。而此时的张永锋虽然自己在外做生意富裕起来了,但却没有忘记造福桑梓、回馈乡亲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一缘故,他被高票选举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后,便毫不迟疑地回到村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带领村民改变家乡面貌的艰难征途之中。
或许是常年在外闯荡使张永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所以他在发展理念上似乎总有着某些“异于常人”的见解。他上任伊始,不是像常人那样,先是想方设法地“取悦”村民,集聚自己的“人望”,而是首先将工作突破口选择在了劳神费力不讨好的整治村容村貌之上来。他认为,村容村貌就是张庄村的“脸面”,只有将这张“脸面”彻底地“洗”干净了,才能让张庄村从昔日的“蓬头垢面”中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朝气与活力,才能破除残存已久的各种歪风与陋习,提升村内的整体管理水平,让村民们感受到新的村“两委”班子谋发展、真干事的决心和意志。
张永峰整治村容村貌的“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拓展和规整村中的“大街小巷”之上。他针对张庄村主要街道以往“晴天一路土,下雨半街泥”的实际,在县有关部门和前大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筹措资金对村中的主干道进行了大规模的硬化和拓展。然而正如人们俗话中常说的那样,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永峰整修村道的举动同样也不会一帆风顺。例如张庄村村北原来有一条宽约3米的村道,道路两边原本属于村集体所有的闲置土地,长期以来不断遭到一些村民的“蚕食”和侵占,或是被种上了各种农作物,或是被私搭乱建起了各种临建棚舍。为了改变道路狭窄,通行不便的状况,张永锋和村两委决定将这条路拓宽至8米之后,立即遭到了某些利益“受损”村民的强烈抵触与不满,他们暗中串通,四处告状,声称张永峰为了搞自己的“政绩工程”而“侵民扰民”,从而给修路造成了巨大阻力。但张永峰顶住压力、不为所动,即勇于坚持原则,又善于做好说服劝解工作,最终在乡党委的支持帮助下,确保了这条村道的整修完成。
上任伊始就干了这样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张永峰在外人看来似乎显得有些“犯轴”、不够“讨巧”,但村民们却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和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意愿。此后,那些自私自利、喜欢沾公家各种小便宜的村民开始知难而退,自觉“收手”了,而遵守村规、从不“逾矩”的村民则是对此连声叫好、拍手称快。他们说,不动用些“霹雳手段”,张庄村的“陈俗陋习”就会无法消除、继续“作妖”,张庄村的各项工作也就会推进不下去,而这正是村里常年来“死水一潭”的根源所在。为此他们由衷地赞叹道,“永锋书记的第一把火,烧得好!”。
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此后张永峰在整治村容村貌上相继点燃的“第二把火”和“第三把火”,也自然会顺理成章地“烧”得越来越旺。2018年,在他的积极奔波与争取下,县乡政府划拨资金,为张庄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32盏,栽植绿化树木288棵,并且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2019年针对村内街道排水不畅,雨季经常积水难消、妨碍通行的情况,积极争取县相关部门支持,铺设了全县第一个农村下水管道,为村民们全部更换了自来水管道,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张庄村每逢雨季“低处一汪水,高处一片泥”的环境乱象。
现在的张庄村,村道宽阔整齐,街巷规整有序,既有健身广场,又有林荫苍翠,全然没有了以往垃圾随意丢、污水四处流的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好事
长期的商海打拼与“主事”,使张永峰在经营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心得。所以当他的身份由公司法人转换到村里的支部书记时,他的那些“心得”似乎又被派上了新的用场。在他的思想理念中,管理需要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同时也更需要和风细雨、以情动人,特别是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与温暖,才能团结和带领村民干好各项工作。为此,他开始深入细致地了解村民们的所思所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张庄村老年餐厅
由于张庄村产业基础几乎处于空白,所以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常年外出打工,致使村里留守老人较多。这些老人日常生活非常单调和乏味,孤单寂寞,吃饭也是一次性地多做些,然后就是“残羹冷炙”地一连吃上好几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个人懒得做,图个省事”。张永峰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村两委一班人进行会商后,于2021年率先在全县建起了第一个老年人免费餐厅,并于7月1日建党100周年那天“开张营业”。村委会为老年食堂购置了全套餐饮设备及电视机、空调等,并把原村小学4间教室改扩建为餐厅,同时做出规定,全村只有6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才可以在老年食堂免费用餐,费用由村集体解决。老年食堂开张后,顿时“顾客”盈门、大受欢迎,但与此同时,村民们也由此“见识”到了村支书张永峰的铁面无私和“刻板较真”。那时在老年食堂开办后不久,一次张永峰的几个外村亲戚来其家中做客,交谈中话题扯到了张庄村老年食堂这桩“新鲜事”,张永峰的父亲一方面为了让亲戚到老年食堂“一探究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省却一些招待的麻烦,于是就带着这几位亲戚前来老年食堂就餐。谁知在这里他们却遭到了正在帮厨的张永峰“甩”来的“冷脸”,硬是坐了半天冷板凳,也未见到有人前来招呼他们就餐。尽管期间也有人劝说张永峰“灵活”一下、下不为例,不要让老爷子“栽了面子”,但却遭到了张永峰的拒绝。他说,这个先例一开,我在乡亲们面前还能直着腰板说话吗?就这样,直到他的几个亲戚“识趣”地借故离开,老父亲气哼哼地摔门而去,张永峰也没有让家人们“借机”沾光到这么一点“小便宜”。或许正是因为张永峰在开办老年食堂上的“心存执念”与“锱铢必较”,所以张庄村的老年食堂开办以来,始终是坚持不辍、红红火火,成为魏县当地一个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为此,县委书记苏雷芳就曾闻讯后专程前来进行视察和调研,他称赞张庄村为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条件和环境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并指示随行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总结,加以推广!
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全村隔离封闭,给村民的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许多村民在微信群中反映孩子在家中上网课需要复印许多学习资料,由于无法出村进城而不知该怎样解决。张永锋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村委会中的复印设备向村民开放,提供免费复印打印,后来,虽然疫情缓解后解除了“封村”措施,但为村民免费提供复印服务却被当做成一种“惯例”而保留了下来。张永锋的家距离村委会近,人也随叫随到,于是为村民提供复印服务就几乎成了他的分内事,甚至有村民因为急需复印材料而深更半夜地找到他时,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及时满足村民的需求。
此外,2021年为了让群众喝上优质水,张永峰个人又投资2万元,购置了大型直饮水机,放置在村民活动广场,每户发一张卡,供全村群众免费使用清洁的饮用水;2020年2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张永锋为了让群众及时吃上新鲜蔬菜,将自己种植的80亩、17万斤香菜,价值34万元,全部捐献给奋战在一线本县职工和村民;从2021年起,为支持乡村振兴让群众快速致富,张永锋多次协调建行并自作担保为群众发放贷款三百多万元……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谓是不胜枚举。然而正是因为有着无数这样好事、实事的积存和堆垒,使得张永峰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拉得更近、贴得更紧了……
振兴产业走共同富裕之路
张庄村2016年前是国家级重点扶贫村,没有产业,也没有集体积累。全村 202户,贫困户 37户,村民们基本上靠种地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党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像春风一样传入张庄村后,张永峰和村“两委”班子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机。他们经过研究讨论后,认为只有大力开拓和发展产业项目,才能引导和帮助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同时这也应当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群众给张永峰(右)送锦旗
2016年,在张永峰的大力推动与促进下,村办的兴业种养殖合作社开始应运而生,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的一个有效平台。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地找项目、上产业,很快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实现了种养加的良性循环。合作社成立伊始,依照自愿原则流转了村民的580亩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和粮食生产。2017年至2019年,种植线椒和粮食,合作社年收入达到20万元。2017年又立足于魏县梨乡这一地方特色,通过引进皇冠、新月7号等梨树新品种,种植梨树300亩,其余土地则用来进行中药材和辣椒等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作物品种的种植,2022年梨树挂果,亩效益达3000元。为提高梨果附加值,兴业合作社还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绿色食品证书,经全面检测,于2023年5月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同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万奥果”注册商标,并与北京、石家庄、邯郸等大城市超市签订了销售合同。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畅通的销售渠道,都预示着未来密植梨园区挂果后,村集体经济将会迎来发展壮大的美好明天。
与此同时,张永锋和村两委班子还将发展的视野瞄准到了打造产业链之上来。他们围绕梨和中药材两个种植项目,成功建设了张庄村产业园,投资280万元,建起库容4000立方米冷库一座和中药材烘干加工厂,目前均已经投入运行,年收益20万元。在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张永锋也把增加群众收入时时放在心上。现在,兴业合作社在劳动务工上优先使用建档立卡户和本村村民参加劳动,使村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通过劳动就能得到可观的收入,几年来村民们累计务工和分红的收入,就达到了180余万元。
为了更大范围的增加群众收入,张永锋又外出到江苏、 浙江、上海等省市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多次学习和考察,并在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运营模式的基础上,2022年5月经过近两年的精心运作和筹措,一个名为河北万奥供应链公司的项目终于在张庄产业园挂牌投入运营。该公司隶属于村集体,目前已经与浙江、江苏等地的9家公司签订供货合同,超低价供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日常生活用品、小五金、食品调料等。为了使公司的运营更大程度地普惠于广大村民,该公司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公司+党支部+农户”的销售模式,并成立张庄村乡村振兴下乡服务队,动员和扶持有意愿的村民自行组团或单独销售,风险由公司承担,从而大大激发了村民们走出封闭、走向更大发展空间的动力。自今年7月开业后,参与销售的村民几乎每天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得到实惠的村民们喜形于色地感叹道,这是我这辈子都再难遇到的最好生意,挣了是自己的,没风险,不出县,每天还有收入,“躺着”在自己家门口挣钱的感觉真爽!
虽然张永锋在工作中因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引起个别村民误解甚而到县乡上访,诬陷栽赃,但他顶着压力,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他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不怕得罪人,无论怎样的栽赃诬陷,我都会坚持以村发展为原则,越是被诬陷的时候越是考验一个共产党员的时候;同时,我永远相信党和政府会为担当者担当,将诬告陷害者绳之于法!”
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张永峰和村两委班子的真情付出和服务,换来了村民们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赞许。张庄村党支部 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魏县优秀村级党组织;2020年在脱贫攻坚满意度测评中,张庄村又以99%的满意率在全县名列前茅;2022年村党支部获邯郸市级先进党支部称号。张永锋个人也分别荣获2020年和 2021年魏县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十佳优秀支部书记,邯郸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现在的张庄村,不仅早已甩掉了贫穷落户的旧帽子,而且也结束了“上访村”的“老黄历”,近几年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刑事、治安案件,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得民风淳朴,和谐融洽,并且积极要求进步、渴望加入党组织正在成为村民们的主流价值追求。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6名村民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显示出了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走进今日的张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进村公路宽阔平坦、整齐干净,街道胡同全部硬化、沿街墙壁粉刷的洁白耀眼,路旁垃圾箱排列有序、道路两旁树木葱茏的崭新村庄。与此同时,村民休闲广场、活动室、健身器材、图书馆等一应俱全,并且村东的养牛场“哞”声远扬,村西的养鸡场叽叽喳喳;产业园内烘干厂机声隆隆,冷库内外车辆进进出出;密植梨园区硕果累累,满园飘香……
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在展示着走向新生的张庄村,正在充满活力、满怀希望地走向未来,拥抱着一个更加璀璨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