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抚今追昔>正文

陕南红了半边天——红军后代“纪念红四方面军入川90周年”活动之三

2023-04-18 14:37 来源:《祖国》杂志

414日,“重走父辈长征路”的红军后代来到历代兵家必争的陕西南部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就建立在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区领导欢迎红军后代寻访前辈革命遗迹,传播红色文化,介绍了汉中建设新面貌,并与红军后代交换红色书籍。

 

红军后代与当地领导、武装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前合影。

 

“陕南红了半边天”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主题。

针对敌情我情,红四方面军在陕南汉中地区,主要在汉中市镇巴县所在的大巴山区一带活动。当时,镇巴人民支援红军,积极踊跃,革命热情高涨。

一、组织地方武装抵抗北部防线敌人,抽调县游击大队及部分区、乡游击队1500余人参加万源保卫战等战役。

二、组织运输队将苏区的桐油、生漆、茶叶、木耳、药材等山货运到外地,换回红军紧缺的食盐、布匹、药品等物资,解决红军战斗生活中的困难。

三、组织开矿、烧木炭,土法炼铁和土钢100多万斤送到红军兵工厂造枪造炮。

四、组织铁匠队打造长矛和大刀,制作土枪土炮,既武装自己,又打击敌人。

五、组织木匠、泥瓦匠、石匠刻标语,凿山修路,为红军驻防修建房屋。

六、组织油匠、弹花匠给红军榨菜籽油、弹棉花、缝衣服。

七、组织苏区妇女做布鞋、草鞋数千双,送到红军战地,为红军洗衣、缝衣,照顾伤员。

八、组织各区、乡制作豆腐和宰杀猪羊,打着彩旗慰问红军。

九、组织了30多个运粮队、马帮驮队,日夜不停地给红军运粮。镇巴苏区人民筹集了近百万斤粮食和物资运往前线,为万源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镇巴县城的街道居民楼之间,红军后代找到了一条人马同行的小道,拾级而上五百多个台阶,来到山顶的镇巴烈士陵园。

 

祭拜红军先烈

 

听陵园工作人员讲述浮雕上镇巴人民支援红军的故事

01:07

镇巴人民支援红军最长久的遗产,是镇巴民间口头传唱的红军歌曲。镇巴县博物馆有一层楼展出和保留着当地人用山歌小调形势创作的歌颂红军的歌词。

 

红军后代把歌词逐一拍照留存   程献 黄星星 李平伟 王桂莲 摄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赶来,教红军后代合唱镇巴小调《十送红军》。

00:32

《十送红军》民歌出自陕西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成立了川陕省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

《十送红军》歌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声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人马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木桌路边放,桌上摆满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蜂糖,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拉着长茧手,心像黄莲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苞谷金灿灿,苞谷种子红军种,苞谷棒子穷人掰,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白兔哭哀哀,禽兽也能通人性,血肉感情分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开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低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哥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后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画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十送红军》这首民歌谣是镇巴县永乐镇西乡街老红军朱有炽(原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长)演唱的195610月,普查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征集革命史实时,由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符文学(笔名“富饶”)采录。镇巴老区人民在送红军离别镇巴苏区时,以婉转的民歌曲调,表达了镇巴苏区人民群众与红军的深厚情谊。歌词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痛别、热爱、期望、坚信的情绪,感人心脾,是通俗的文学佳作,又是文学史上的优秀诗篇。歌声一直流传至今,回声久远,激荡云天。(供稿/王洪山 胡忆朝 龚晓文 航拍/谷路宁 王晓勇)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