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学习方式变革要放到政治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是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的。社会的真正变革才能引起教育的真正变革,而中国每一次变革都是倒逼出来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科技革命带来了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革命带来了新的工业革命。
传统的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农业实践劳动者,采用传统的学徒制就能满足人民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因此在传统农业社会采用学徒式和学堂式教学模式。
工业社会需要的是机械的、批量的人才生产。因此,在工业社会采用的是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满足工业生产对批量重复性工人的需求。
人工智能社会需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智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新工业社会对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以人为中心、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它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教学的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教育更加开放性、全民化。
先说说世界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中国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完成了2次工业革命,改革开放40年,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升级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建立了工业制造2.0的强大基础。
前三次工业革命倒逼了传统农业的教育改革,升级到了工业社会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工业社会倒逼教育改革培养出了大量的现代工人,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以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和倒逼教育变革的可能。
其次谈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算法阶段,在算法阶段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只是算法智能,在提高数据运算速度上有一定优势。
第二感知阶段,在感知阶段,人工智能能够识别文字、语音和图像,步入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发展;步入认知阶段,在认知阶段,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识文字、语音、图像,还能明白文字、语音、图像背后的意义,这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工智能既是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也是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
再谈谈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用倒逼了教育的改革,也就倒逼了中小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回归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教育同样不适合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这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来践行。
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农业时代的原住民从小亲近动植物,仅仅具备学习能力就足够了。
工业革命时代的原住民从小学习机械原理,不仅要具备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要提高“人与物”关系的效率,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具备沟通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协作进行工作,适应大工业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
到了智能社会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是创造力,可以进行创新,而机器很难实现创新,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小时候能和智能机器玩耍,长大后和智能机器一起高效工作,和谐共处,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需要具备学习能力了、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就是教育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向交互活动,是活生生的有情感互动,需要对人的情感培养、道德意识培养和创造力培养。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育数据来源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包括学校、教师、学生数量等静态的教育大数据和学生、教师在课上的表情、肢体语言等动态的教育大数据,把握教育的育人本质,协同人工智能和教育才是关键。
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导致一部分机械工作被机器取代,人类通过与机器合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大量需要人类情感、智慧参与的创造性工作,很难由机器完成,因为再强的机器人也难去自主创新。
总结: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的伟大变革,即将迎来伟大的新时代,伟大的新时代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也将改变我们的教育体系下的学习方式变革,需要培养具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只有通过教育改革,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型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人工智能最终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促进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和谐发展,人与机器和谐共处,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全面发展,让人有尊严有智慧的生活。(本文系北方华录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张杰)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