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华夏鉴赏>正文

燃灯节的喇嘛

2017-10-20 10:56 来源:祖国网

  燃灯节是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而举行的盛大活动。格鲁派是藏传佛教非常重要的教派之一,几百年来对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鲁派在西藏宗教界影响力远非其他教派可比,拉萨三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后藏宗教中心扎什伦布寺、青海着名的塔尔寺等都是格鲁派寺庙。
  每个伟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色彩的故事,宗喀巴大师也不例外。据说,宗喀巴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有一天,宗喀巴的父亲躺在床上,梦见了一个法相庄严、法衣上围着很漂亮花环的出家人,背着一堆沉甸甸的佛经,对宗喀巴的父亲说他来自山西五台山,欲借宿一宿,说完就径自转身上楼。第二天早上醒来,宗喀巴的父亲自忖道:“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梦中的这位来自五台山的出家人莫非是菩萨授记,告诉我将生下一个具足殊胜智慧的儿子。”
  宗喀巴大师刚刚三岁的时候,被附近有名的僧人敦珠仁钦看中,施舍给宗喀巴父亲许多牛马等财物后把他带在了身边。宗喀巴大师直至十六岁入藏深造之前一直跟着敦珠仁钦学经,学习了很多经论。到西藏后,宗喀巴四处求学,拜各派高僧为师,佛学理论造诣愈加深厚。当时的藏区,噶举派、萨迦派等教派势力强盛,然而为了争夺政治地位,各教派管理松散,纪律松懈,近乎脱离了佛教本质。宗喀巴38岁时,便改戴黄色桃形僧帽,决心继承和遵守印度大师释迦室利所规定的戒律,他的主张逐渐被各方接受认可,格鲁派(黄教)由此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大昭寺作为众教派共尊的寺院,也在这天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深切缅怀宗喀巴大师。燃灯节当天的傍晚时分,大昭寺广场慢慢挤满来自不同地方的信教群众和游客,人群鼎沸,场面异常火爆。虔诚的信教群众拥挤着,平静地等待着点燃酥油灯的那一刻,等待吹响号角的那一瞬间。当仪式开始,喇嘛们点燃明亮的酥油灯,吹响悠扬的号角,然后神庄重地诵读《米孜麻》经时,周围很快静穆起来,一时间拉萨城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



  

  正在吹响中的大号,这个大号长约3米,声音低沉而有力,传播距离较远宗教仪式中,大号的的声响很具穿透力,能够营造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相关视频,电影《孔繁森》也是以热闹的燃灯节场景展开剧情。


 

  喇嘛们正在大昭寺顶点燃酥油灯。酥油灯闪烁发光,把周围的环境衬托得神秘而神圣。酥油灯是藏传佛教各种宗教仪式不可或缺的法具,在信教群众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昭寺内点燃着长明不灭的酥油灯,意味着可以照亮黑暗的世界,使人扫除愚昧之黑暗,走向智慧之光明。


 
  大昭寺内燃灯节前准备工作场景。举行燃灯节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寺庙顶部边缘墙头要点燃一排排酥油灯,放置大殿里的大号要抬到寺庙顶部,喇嘛们天不黑就开始有序地忙碌着。

  

  喇嘛敲响铜锣。在盛大的燃灯节仪式中,这名喇嘛的作用也许微乎其微,他所处的偏僻角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他仍然专注地敲响铜锣,沉浸在神圣的氛围之中,让人感觉到,此时此刻,手中的铜锣和心中对宗喀巴大师的敬仰构筑了他的世界。


(责任编辑:周金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