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华夏鉴赏>正文

八廓街送水的小女孩

2017-10-20 10:52 来源:祖国网

  大昭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给一个磕长头的年轻人送水的感人瞬间。图中的年轻人叫嘎达,今年26岁,从那曲荣县尼玛巴村磕长头朝佛来到大昭寺,他计划着9月份返回那曲。历尽艰辛千里磕长头到达圣城拉萨,是一件人生大事,自然要朝拜拉萨的各处圣迹,此时的他正在大昭寺旁边的八廓街朝拜。朝拜形式属于原地磕长头,原地磕长头不行步,其他程式与行进中磕长头一样。
  在嘎达磕长头的过程中,一个非亲非故的小女孩跟随着家人路过这里,在家长并未指点的情况下,小女孩自己走过去将手中的一瓶水递给磕长头的年轻人,画面十分动人。现在,我们经常嘱咐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却很少教育孩子要乐于帮助别人,要拾金不昧。计划生育后,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任何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隐患都被父母严格防范,这是好事。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的保护与过度的放纵都不能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空间。

  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我们要以自己为标杆,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的行为。假如,图片中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吵、相互争斗,我想,这幅感人的画面就不会出现了。



  公元8世纪,金城公主把文成公主从长安请来的12岁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从小昭寺恭迎到大昭寺,自此大昭寺正式成为了佛教中心之地,受各地信教群众朝拜。


 

  嘎达完成了从那曲磕长头到拉萨的伟大壮举,此时此刻内心中充满了极大的满足感。征信徒心中,能够从家乡磕长头到圣城拉萨,意味着经受了佛祖的考验,更加接近修成正果。


  


  八廓街是拉萨看老城区着名的商业街、观光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穿梭其间。图片中嘎达毫无顾虑,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朝佛仪式,一方面可以看出嘎达内心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浓厚的宗教文化使朝佛成为了大众行为。


  
  小女孩大大方方地为嘎达送去水,嘎达弯下腰,恭恭敬敬地接过水,并未因为那是一个小孩而表现出丝毫轻视之心,他们由心底自然散发出人性之美。这个画面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使我们深切感觉到西藏人的精神实质,更接近他们的灵魂。
  在西藏人的观念中,给予就是得到,善良和洁净的灵魂是从开始的。年幼的女孩已经懂得“给予”,乐意为他人付出。对于小女孩看似稚嫩的举动,那些路过的成年游客又会作何感想?他们会觉得愧疚或者已经麻木?

  在西藏人的观念中,平等心性是佛的精神。嘎达对小女孩弓身的姿态,是对布施者的尊重。也体现出人与人心灵之间最诚挚的互动。


  
  嘎达的额头留下了清晰的磕长头的印记。磕长头完全属于自发的行为,信徒们皆是拿出最真诚的诚意磕出每一个长头,从来不打折扣。据说,行进中朝佛的仪式遇到河流时,他们会在河岸磕与河宽同等长度的长头,以弥补乘船的距离。

  在人群之中,小女孩为青年朝佛者送水,是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昭示着西藏人们善良的心灵在一代代延续,美丽将永驻雪域高原。


  

  捕捉了嘎达磕长头跪下的瞬间。一般而言,原地磕长头者身边会铺一毡或者一毯,然而,嘎达这次原地磕长头朝拜的圣迹并非信徒们经常朝拜的圣迹,没有铺任何东西,所以嘎达身前就不得不佩戴毛皮衣物护身。


(责任编辑:周金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