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档案>正文

程颢“视民如伤”

2022-07-07 11:56 来源:《祖国》杂志

《二程粹言》中记录着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这样一段话:“视民如伤,若保赤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的要把老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当成小孩子一样保护。程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为官期间将“视民如伤”作为座右铭,每到一地都写好贴在自己随时可见的地方,就像镜子一样时常对照自己,看看是否“愧此四字”。

北宋嘉佑五年(1060),程颢到江苏上元县担任主簿。次年夏天知县李仲通因病告假,他奉命代理县令。一日程颢正在县衙内处理公务,忽有手下惊慌来报,说是连日暴雨导致县境内很多陂塘决口,如不及时修补势必影响稻田灌溉!事关百姓温饱程颢立即放下手中笔墨,带领县衙一干人等赶到事发地点。上元地处江苏西南,全县各地均修有“陂塘”。南方的所谓“陂塘”,在北方又叫“池塘”,就是把自然形成的水池再加以人工修筑,天涝时把水蓄积起来,天旱时再用它来进行灌溉。也就是说这些“陂塘”主要是为了调节旱涝,确保粮食丰收。如今堤坝溃决塘水横流,如不及时修补势必塘毁水枯,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影响百姓生活。然而圩堤漫长决口众多,修补工程没有千人劳力根本无济于事。依照当时规定县令无权派发如此规模的劳役,必须先行上报州府然后再转运司,等到朝廷审批决定后才能开工。如果这样逐级上报逐级批复前后需耗时一个来月,很可能等不到朝廷批复秧苗早就枯死。倘若违规行事轻则罚俸受责,重则有可能被革职查办。在百姓温饱与朝廷问责中间,程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责任担当。他说:“如果秧苗枯死百姓吃什么?如果因为救民而获罪,颢再所不辞。”于是他当机立断迅速调集民工,修补加固被冲毁的圩堤。在程颢的悉心指挥下,民众踊跃加入圩堤修补行列,以最快的速度堵住溃堤。这年秋天,上元县粮食喜获丰收,老百姓无不感戴程知县的恩德。最后,朝廷从实际出发,也没有加罪程颢。

 

在程颢的精心组织下,民众踊跃参加圩堤修复。(张横插图)

由于政绩突出,三十出头的程颢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升任晋城(今山西晋城市)县令。上任伊始,他在了解民情中得知,晋城老百姓所交皇粮要直接送往边境供应军需。农户须先在家中把粮食晾晒干净封装储存,等政府催粮时再成群结队前往指定地点缴纳。由于路途遥远,富户往往用马车运输往返相对容易,而普通百姓则靠肩挑车拉往返相当困难。更有一些孤寡病残之家,每到缴纳税粮时都为没有足够劳力犯愁。有人曾提议在边境就近买粮抵税,以减少往来车马劳顿之苦,但到了完税季节,边地粮价总被一些不法粮商哄抬,价格昂贵多数百姓难以承受。程颢体恤往来颠沛百姓的苦衷,通过调研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动员一些值得信任的富户、商人,让他们在粮价便宜时到边境附近购粮储存,待交粮之时再卖给晋城父老,官府严格监管,规定只能略有赢利。这样,富户、商人有利可图,普通百姓既无长途运输的劳顿之苦,也无粮食紧俏时的涨价之忧,负担大大减轻,贫富皆大欢喜。与此同时,程颢在晋城按照村民居住远近建立乡村“伍保”,要求“伍保”之间“力役相助,患难相恤”。孤寡、残疾、流浪者,都责成有能力的亲戚、朋友、乡亲给予照顾,进行救助。于是,晋城乡里之间,奸伪无所容,疾病有所养。据《泽州府志》记载:“(程颢)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在朝中担任监察御史的程颢因同强力推行新政的王安石政见不合,主动要求离开朝廷改任签书镇宁军(治所在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南)节度判官。宋代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包括州、府、军、监四种,程颢去的镇宁军便是其中之一。各地设有知州、通判作为正副长官,签书判官是一个掌管文书事务人微言轻的幕职官,主要辅助行政长官处理政务。有一年冬天,内官程昉受命治理黄河,征用澶州厢兵(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800人,夜以继日,督工甚急。时值严冬,冰天雪地,厢兵们饥寒交迫、不堪忍受,纷纷逃归澶州。澶州的行政官员得知厢兵逃回紧急磋商,是打开城门放他们回来,还是不开城门将他们拒之城外?因为程昉不仅是皇帝的亲信还是朝廷派来的治河官,让厢兵进城无异于同程昉过不去,同程昉过不去也就是同朝廷过不去。再说程昉骄慢豪横,经常不把州郡等地方官员放在眼里,如果他到皇帝面前状告澶州官员袒护逃犯,那朝廷是要追究政治责任的。为了自保,绝大多数官员都主张拒开城门。这时程颢却站了出来,他说:“厢兵冒死逃归,拒之门外必然引发事变。不如开门放入,好生安抚。如果程昉怪罪,我来担责。”征得大家同意后,程颢赶到城门口,亲自打开城门。士卒看到城门打开,遂欲蜂拥进入,只见程颢伸手一挡示意大家暂停脚步,然后他语重心长地对众厢兵说:“各位听仔细了,今天容你们进城不是我程颢赞成你们的做法,而是体谅你们严冬劳作辛苦。让大家回家休假三天,然后继续去治河干活怎么样?”饥寒交迫的士卒见程颢非但没有问罪,而且如此体恤下情、通情达理,一个个心悦诚服,感激涕零,共同雀跃高呼:“遵命!遵命!”三天以后800士卒如期赶赴治河工地,竟然无一缺席。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47岁的程颢出任扶沟县令。他发现街上经常有人携带器皿往来取水,大惑不解,遂问幕僚原委。幕僚告诉他当地水质很差,井水发咸难以饮用,有条件的人家都到外面去拉水吃。附近天宁寺内倒是有一口井,井水甘甜可饮,但僧人严禁妇女前去汲水。多年来因为汲水问题僧民常有不快发生,老百姓也一直这样过活。听完幕僚的话程颢心里很难过,吃水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作为父母官如果连百姓的吃水问题都解决不了那还要我们这些官员干什么?于是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凿出一口能让老百姓饮用的水井来!随后他派人认真勘察,反复论证,经多次商议后迅速组织人马,在僧舍同一地脉的另一地段上向下深挖打井,施工人员干劲十足,不日即凿出水来,且水质与僧舍井水完全相同,百姓无不欣喜若狂:“程县令一来,多年的吃水难题立马解决!”

有一年扶沟县发生水灾,百姓无米下锅,程颢心急如焚,向司农寺申请借粮赈灾。听说扶沟借粮,原本没有灾情的邻县也向司农寺提出借粮要求。于是司农寺便派使者前来调查,看情况是否属实。邻县官员见到使者,却改口说本地粮食即将丰收,不必再借粮了。程颢则“力言民饥,请贷不已。”随后朝廷拨给扶沟六千石粮食,从而使饥民得以赈济。

正是程颢爱民如伤,及至离开扶沟时,县民们依依不舍。据文彦博《明道先生墓表》记载:“先生之去县,不使人知,老稚追及境上,攀挽号哭不肯去”。

上元县(今南京市北部市区)地处丘陵,稻田灌溉基本依赖陂塘供水。陂塘是丘陵地区重要的蓄水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调节旱涝,蓄水灌溉兼顾分洪防洪。某年夏天,程颢正在上元县衙代行县令事务批阅文书,忽有属下惊慌来报:连降暴雨导致陂塘决口!程颢闻讯,立即带领县衙一干人赶往事发地点。只见圩堤溃决,塘水横流,程颢见状心急如焚,流失的塘水关乎着百姓生计!时值炎炎盛夏,倘若禾苗灌溉缺水,不日即会枯死,如果农田绝收,农人如何过活?又何来粮食抵税?后果不堪设想!现场情境危急,陂塘亟待修补!然而圩堤漫长,溃决多处,修补工程量浩大,无千人劳力则无济于事。依照规定,县令无权派发如此规模的劳役,按照正常程序,须先报州府,再转运司,等审批决定后才能开工,前后需耗时月余。倘若违规行事,轻则罚俸受责,重则会被革职查办。

程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保民众不绝粮,即便获罪又何妨!“情况紧急,不能拖延!溃堤立即修补!”程颢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当机立断,即速下令调集人手,修补加固圩堤,抽空详细上报。在程颢的果断安排和悉心指挥下,闻讯出动的民众踊跃加入圩堤修补行列,大伙行动迅速,马不停蹄,在最短时间内修补加固圩堤,有效控制了水情,陂塘功能继续安稳发挥。及至秋天,粮食喜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卓然政绩令朝廷刮目相看,最后并未降罪程颢。

在晋城,巧缴税粮

晋城(今山西晋城市)的老百姓每年缴粮纳税时,都要送到靠近边界的地方,农户先在家把粮食认真封装,然后成群结队前往官府指定地点纳粮,此际,道路上车水马龙。由于路途遥远,富户往往备带草料,快马加鞭,往返相对容易,而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人力车载,需要携带充足的干粮以便途中充饥,更有些孤寡病残之家,每到缴纳税粮时都很犯愁,因为没有足够劳力应付运粮之苦。如遭遇阴雨恶劣天气,则运送倍加艰难,道路泥泞不堪,车马行走缓慢,不仅往返耗时费力,而且难免使粮质受损。

有人出主意就近临时买粮抵税,以减少往来车马劳顿之苦,但彼时边地粮价总被哄抬偏高,多数百姓都难以承受。程颢体恤往来颠沛的贫穷百姓,通过考察想出一个妙招,他选择那些值得信任的富户,对他们“委以重任”,令其预先贮存充足粮粟,为缴纳税粮做好准备,等到抵税时间一到,直接运往指定地点,守信富户与当地百姓相互配合,公平收售,官府严格监管,便捷高效,省时省力,各项费用大量节省,最终贫富皆大欢喜。程颢还在当地建立乡村伍保,使村村互帮,残疾弱寡者,让亲朋邻里予以抚恤,耕作互助,保其糊口度日,免使流离失所,以至于在晋城县三年,“民爱之如父母。”

 

程颢采用边境存储购粮的办法,让晋城百姓贫富皆大欢喜。(张横插图)

在扶沟,兴修水利

程颢到任扶沟县令后,发现街上经常有人携带器皿往来取水,大惑不解,遂问幕僚原委。原来当地水质很差,井水发咸,难以饮用,有条件的人家都到外面去拉水吃。附近寺院内有一口井,井水略微甘甜,但僧人严禁妇女去汲水,多年来,因为汲水问题,僧民常有不快发生,老百姓一直这样过活。现状引程颢沉思,他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凿出一口能让老百姓饮用的水井来!随后派人认真考察,反复论证,经多次商议后,迅速组织人马,在僧舍同一地脉的地段上向下深挖打井,施工人员干劲十足,不日即凿出水来,且水质与僧舍井水完全相同,百姓无不欣喜若狂:“程县令一来,多年的吃水难题立马解决!”

程颢煞费苦心解决居民生活饮水难题,在解决地方旱涝问题上更是匠心独运。由于缺乏渠道引流,扶沟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程颢结合当地实情,带领县民修渠挖井,做到旱能灌溉,涝能排洪。擘划“经画沟洫”蓝图,兴修水利工程,并言:“以扶沟之地尽为沟洫,必数年乃成。后之人知其利,必有继之者矣。”程颢不仅领头兴起这项利民工程,而且还考虑到要让这项造福百姓的工程后继有人,扶沟民众深知其良苦用心,无不尊敬和爱戴,及至程颢离开扶沟时,县民们追挽痛哭,恋恋不舍,据文彦博《明道先生墓表》记:“先生之去县,不使人知,老稚追及境上,攀挽号哭不肯去”。

在澶州,智容逃卒

宋神宗熙宁年间,黄河经常泛滥,需要治理,宦官程昉为朝廷河防大臣,他自恃是京城官员,骄慢豪横,经常不把州郡等地方官放在眼里。有一次,程昉想从澶州调八百名兵卒整治河道,遭到时任镇宁军节度判官程颢的拒绝:“律法规定,士卒各有专责,不能擅离职守,更不能随意调往他处,倘若士卒人去岗空,一旦突发事件,将如何来得及处理?”程昉见这个本家官员不买账,便上奏神宗,迫使镇宁军奉圣旨划拨了八百名士卒归程昉调度治河。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程昉从不怜惜士卒,常致缺衣少食,士卒挨饿受冻,苦累交加,最终难忍暴虐,一哄而散逃回澶州,聚集在城门口,呐喊着急欲进城。城中官员们看着城门外逃回的士卒,一筹莫展,都害怕得罪程昉,出于自保,一致想拒开城门。

这时,惜卒爱民的程颢没有随声附和,而是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语气坚定地立刻站出来反驳:“众卒外出劳苦,今冒死逃回,数九寒天,遗他们于荒野,于心何忍?如果不开城门,使其有家难归,定会招致乱事发生!程昉若真怪罪,到时由我程颢一人担当!”说完亲自到城门口开城门面见兵卒。城门开启,士卒蜂拥欲进,程颢连忙拦住大家,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听仔细了,今天容你们进城,不是认可你们的做法合理,而是体谅你们严冬劳作辛苦,让大家回家休假三天,然后继续去治河干活,如何?”饥寒交迫的士卒们见程颢如此体恤下情,一个个感激涕零,共同雀跃高呼:“遵命!遵命!”涌入城中。程颢随后将水兵受虐情况上奏朝廷,言明事变缘由,请求朝廷明辨是非,依法办事。宋神宗收到奏疏后,明察秋毫,迅速批复镇宁军不再派遣士卒外调服役。士卒得到了安抚,一场骚乱隐患被忧民所忧、勇于担当的程颢安全化解。

一代大儒程颢察民之所虑、为民之所急,务实求真,做到了真正的“视民如伤”,这种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怀堪称千古楷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次看到程颢的这些故事,都不禁肃然起敬,今填词一首礼敬长眠于伊原大地的这位先哲:

《诉衷情令·程颢视民如伤》——程门明道大儒将。常视民如伤。才居北宋五子,理学独开创。同缴税,补圩塘。水通昌。智容逃卒,大义担当,千古流芳。(作者李耀曾现任河南省二程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伊川县二程文化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副编审)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