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小余坪村,有一位好军人、好干部、好儿子、好父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他叫马协平,今年60岁,是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村干部,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幼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他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以脑血栓为主的多种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马协平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他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但他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母亲梳洗。每当外出前他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母亲。2017年马协平95岁的母亲因脑血栓病重在南召县人民医院住院就医,马协平从母亲住院到出院期间,前后在母亲身边53天寸步不离,现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最近三年来无微不至的照料,目前97岁马母的脑血栓病症不但没有扩大蔓延,而且有逐步恢复的趋势。马协平父亲也因为马协平无微不至的照料成为小余坪村唯一一位百岁老人。
关爱子女。马协平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时,他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当时他一个人不仅要照顾年迈父母和处理村里的工作,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他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马协平让全家人统一教育思想,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马协平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马协平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具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目前,马协平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张大成才:大儿子经过几年的打拼在南阳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二儿子郑州航院毕业后目前任职郑州设计院工程师岗位。
家庭和睦。尽管马协平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父母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他日复一日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在马协平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马协平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睦家庭。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子;作为丈夫,他关爱妻子,与妻子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作为儿子,他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父亲,他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丈夫,他是“顶梁柱”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妻子的生活压力,他在工作之余承担起家庭的部分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他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他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为该村乡村振兴树立了一面旗帜。(刘振伟 石为壁 范玉京)
(责编: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