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教育天地>正文

什么样的《政府工作报告》受欢迎?

2020-12-31 11:28 来源:《祖国》杂志

    又到一年两会时。上上下下、各级政府都在忙着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反复修改,再到不同的群体去征求意见和建议,力求拿出一个方方面面都比较满意的《工作报告》。本人曾经负责起草过10余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听了10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最受欢迎的呢?以下是我几点肤浅的认识,仅供相关人员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在《报告》的内容上要努力达到“四个好”的标准。一要“好看”。作为一级政府的《工作报告》,追求一点形式美、外在美是无可非议的。句段整齐、标题划一,让人一看就有一种舒心感、舒服感,“第一印象”就特别好;二要“好读”。要尽量多用短语熟语、尽量多用排比句,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这样就可以让领导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让大家听起来清楚明白;三要“好记”。一定要让读者、听众听了之后能够记住报告的大体精神和主要内容,否则就会造成让人“听了就忘了”“听过就没了”的结果;四要“好用”。《工作报告》一定要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今后的工作、指导基层的工作。

    其次,在《报告》的内容上,要全面落实“三个力”的要求。即,力图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会议主要精神,力图真实体现本级政府的意愿,力图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要以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各类重要会议的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明晰今后的发展思路,制定有效的措施,强化组织、纪律保证,确保计划不落空、目标能实现。要深入体察民意,全面了解民情,努力顺应民心,着力实现民愿,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

    第三,在《报告》的写作上,要突出做好“结合”文章。写作时,一定要努力做到长短结合、新旧结合、文理结合、上下结合,切实做好各个方面的结合。比如: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的结合,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的结合,经验凝炼与问题解剖的结合,机遇分析与挑战研究的结合,重点工作与一般工作的结合,工作目标与工作措施的结合,全局工作与部门工作的结合,本级工作与上级工作以及本级工作与下级工作的结合等等。

    第四,在《报告》的效果上,要着力追求一个“满意率”。要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智慧,进行精心起草、反复研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汲取有益建议,真正把报告锤练成一个写的、看的、读的、听的、干的都比较满意的《报告》,力争实现会上能让大家静心听讲、掌声不断,会下能让人们交口称赞、真心佩服,会后能让大家上下齐心、全力落实,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可喜的成绩。

   (本文作者胡遵远,系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县档案馆馆长,县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县政协委员、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六安市政协委员、作协会员、市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省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省党史学会理事、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