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耿兴徐 通讯员汤芳 熊娟莉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工人陆续返工返岗,复工复产也按下快进键。突如其来的疫情,长时间的居家抗疫,让很多人“荷包”加速见底,同时也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4月20日下午,盐田辖区发生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通过盐田公安分局海山派出所民警及蓝马甲队员的及时阻止,成功为事主避免了3000元的经济损失。
受疫情影响,无收入手头紧?
随着消费观念和网络贷款行业的兴起,“网络”贷款已成为不少人急需资金首选。但是,网络贷款真的靠谱吗?4月20日下午,刚来盐田生活的龚某,因无法正常复工而导致手头资金紧缺,打算试试申请流程简单、放款快速的网络小额贷款平台进行贷款。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有人以“输错贷款账户”为由,“隔空”一步步设计好圈套,想要他背上债务。
“我原本只是下载了小额贷款,准备申请小额贷款,没想到……”4月20日下午,龚某在某金融APP了解详情后,想要申请贷款。他按照平台的要求,提供相关身份信息及视频认证后,龚某就等待这笔资金到账了,话说这时龚某还比较兴奋。
没一会,软件却显示账号错误,并迅速冻结。龚某马上寻求客服解决。“你加我们客服的QQ吧,他给你解决好。”龚某加好后,客服告知龚某“我去问一下财务,你要保持通话畅通。”龚某经过长时间等待,得到的反馈却让他慌了心。
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您的操作失误,现需要3000元的解冻金,否则到法院起诉其涉嫌骗贷。”听到法院将要起诉自己涉嫌骗贷,龚某被吓蒙了,输错账户而已,怎么这么严重?
“盐田公安分局提醒广大群众,居家防疫期间也要小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正在害怕中的龚某,突然想起来宿舍门口的反诈骗宣传广播,冷静下来后,心里产生了疑惑。路边正好有巡逻的社区民警,龚某上前反映情况。民警问清来龙去脉后,立即将龚某带到派出所做进一步了解,并通知蓝马甲队员。蓝马甲通过分析,立即断定这是一起贷款诈骗!并马上为龚某进行反诈知识讲解,并指导他更改银行卡密码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密码,同时安抚龚某,提醒其日常做到不听不信不转帐,时刻加强防范意识!
“没想到每天下班都会听到的反诈广播,让我和诈骗受害者的身份擦肩而过”龚某想到这次的借贷经历,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对公安机关的及时止付,避免自己遭受经济损失表示衷心感谢。
“小喇叭”发出预防电信诈骗“大声音”
“防疫护具缺得急,小心网购有猫腻。冒充老师交学费,哄你汇钱是目的……”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增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诈骗意识,近期,装在辖区的近80个小喇叭都齐齐发声,播放着引导群众识别诈骗手段、增加防范能力、远离电信诈骗的反诈骗顺口溜。骗子套路翻新,不过是新瓶装旧酒,骗术漏洞百出,却仍有人屡屡中招。盐田警方提示: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在与疫情做斗争的同时,不要忘记防范诈骗电话、诈骗信息。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