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铿锵岁月>正文

骗子冒充志愿者抢劫抗战老兵积蓄,激起网友强烈谴责

2018-06-06 10:05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抗日战争

无数的英雄烈士在对抗侵略者的战场上

抛头颅洒热血

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他们的牺牲

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

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流过血的老兵

更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起

抢劫抗战老兵的事件

着实让人感到气愤

刘当振是一名抗战老兵

曾参加过抗日战争

现年92岁独居

平时经常会有志愿者

看望刘老送钱送物

嫌疑人高某得知了刘老的情况后

便起了邪念

4月2日

高某冒充爱心志愿者

利用刘老对于志愿者没有太大戒心

称需要刘老交100元

帮助刘老办理手续 

刘老对高某完全没有戒备心

于是当着高某的面

从自己平时放钱的地方

拿出了100元递给高某 

高某一开始只想骗点小钱

但在刘老拿钱的时候

他看到放钱的地方有一摞钱

大概有一两万

顿时恶从心头起

一下将刘老按倒

把钱抢走了


随后

刘老赶紧给平时常来的志愿者打电话

在志愿者和警察的帮助下

嫌疑人高某被抓捕

被抢款项也全部追回


刘老在接到钱的时候哭了

他心中大概也是五味杂陈吧

当年他面对凶恶的侵略者没有退一步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没有倒下

如今却有这样一个人

在老人英雄暮年的时候

将他按倒在地抢走了钱财

看到这则新闻编辑是心疼的

网友们也强烈谴责了高某

那些企图利用老兵的弱点

抹黑、欺骗、抢劫的人

看看下面的故事

再想想你们自己的行为

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如今的好日子

是当年老兵出生入死换来的

  老兵赵久祥曾在抗日战场上救治2000多伤员

老兵赵久祥出生于1923年,曾在多场战役中担任过卫生员。

   1945年8月,在解放临沂城战役中我军一位战士炸碉堡时受伤掉进了城前壕沟里,赵久祥冒着敌人火力封锁前去救援,腿部被手榴弹片炸伤,他拖着伤腿把战友背下了前线。

   1950年,赵久祥随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冬天的朝鲜温度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我军战士御寒服装不足,战场上的伤员,除战场受伤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冻伤,有些战士的手脚冻得如石头般敲起来砰砰响因此而截肢。

   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赵久祥在前线来往奔波,竭尽所能地挽救战士的生命,在前线做包扎处理后转送后方医院。整个战场救护中,赵久祥亲手救治的伤病员达到了2000多人。


   30年前,他在边境作战中失去双脚;

   30年后,他说要打仗还第一个上

王曙光,原北京军区善后办干事,一等伤残军人。

   1987年,刚刚从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的王曙光放弃了去国防大学深造的机会,接连向组织投递了三封请战书,把自己送上了前线。在一次任务途中,王曙光踩到地雷,身负重伤失去了双脚和一根手指。

   负伤之后,王曙光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在多次“金钱的诱惑”之下,他没有脱下军装,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部队,用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帮助战友,回馈部队。

   有很多人问王曙光后悔吗,他总是这样说:“当兵我就没后悔过!要是再打仗,我还第一个上!”


   “冰雕连”|牺牲时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资料图

   有的老兵伤痕累累地回来了,也有的老兵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1950年11月28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二天,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第177团1营6连,奉命攻击柳潭里以南9公里的死鹰岭,阻击美军陆战1师南逃。

   结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严寒下,穿着单衣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高地上。

   漫天风雪中,官兵们牺牲后仍然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仿佛是一群随时准备跃起的冰雕,却再也迈不出冲锋的脚步……


   那些奉献的人,仍在奉献

   88岁老兵跳河救起1岁多的孩童

   3月21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乐安镇,1岁7个月大的希希骑着儿童车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连人带车坠入河中。危急时刻,88岁的何友毅老人跳入冰冷的河里成功将孩子救起。何友毅老人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救人。

   88岁高龄、冰冷的河水、人命关天的呼救……将这些关键词放在一起,毫无疑问,必定是一场惊心动魄,必定是一次生死抉择。然而面对这一切,包括后来的感谢,何友毅老兵却只是说:“我只是救人……孩子不能有事。”


   病危之际,

   老兵主动交纳12万元“下辈子的党费”

周智夫

   3月28日,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周智夫走了。

   这个在旧社会长大的穷苦孩子,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战士,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病危之际他最后的心愿不是想见远方未能回来的儿孙,也不是想再看看当年征战沙场的照片,而是向党组织交上12万元大额党费,“这是连这辈子剩余的,带下辈子的党费”。

   周智夫,这位94岁的老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最朴素的行为,表达一名党员最朴素的想法——此生报国无憾矣。


   88岁老兵瞒着家人捐献遗体

   88岁老人唐仲平,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退休医疗工作者,年轻时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今年3月,老人患脑瘤去世。

   而6年前,他瞒家人签遗体捐献书,自愿将遗体捐赠用于医疗研究。当家人看到医院出示的捐献书说:“能理解,老人一生都在奉献!”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人不惧生死,能让人一生想着奉献?老兵说:“一天是军人,一生是军人。”

   抗战老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有的甚至已经年过期颐。他们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舍生忘死、共赴国难;他们用坚强的臂膀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抗战胜利的见证。

   如今战争硝烟早已散去,战争给他们留下的印记却不曾磨灭。那些曾经与敌人浴血搏杀的老人,每个人都不止一次负伤,不少人身体中至今还留着未曾取出的子弹或弹片。身上的一块块伤疤、胸前的一枚枚勋章,都永久记录着他们的不朽功勋。

   尊崇英雄,关爱老兵不单是靠国家政策、靠政府,更是靠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