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人物>正文

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返乡新农人张举山的新年打算

2025-02-08 14:56 来源:《祖国》杂志

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章东丽   25日,浓浓的年味还未完全消散,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塘岈村的张举山便早早地来到东坡根那块猕猴桃园子修剪枝条。

春争日,夏争时,立了春,果树马上就要上津,再不把园子修剪好,就要误事了!张举山说。

 

今年38岁的张举山,家住在离村部有四五里路的一个叫大寨沟的山沟里。前些年,在外边打工。8年前,他返回家乡,开始种植猕猴桃和中药材山茱萸,做起他的绿色致富梦。山沟里,没有大块的平整土地,就流转乡亲们的小块土地。在荒坡上,种植了山茱萸树;在小块平地里,种植猕猴桃。

山茱萸树比较好管理,栽在山上,除草、施肥、修剪、做好病虫害防治,它就开始结果。而种植猕猴桃,则要复杂得多。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效益,它必须种在较为平整的土地里。山沟里,最大的地块也超不过1.5亩。由于地块小,他10亩果园分散在七八个地方。果园小、分散,就加大了劳动成本。就拿水来说,园子如果是一块地,一根水管就可以了,可他却得拉8根水管。山里土地土层薄,得挖3尺见方的树窝、填上活土才能栽果苗。为了挖树窝,他手上磨出了血泡、震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因此,他每年只能发展2亩多园子。这10亩园子,他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如今一半的园子已开始挂果。

我种植的是金红50,红心果,因味道甜美,去年一上市,就被西峡一家公司全部收购,而且还签订了今年的购销协议。张举山一边剪枝条一边说。

张举山把精力都倾注在猕猴桃种植上。为了种好果树,他买来一本本书籍,潜心研究。到县桃办找专家请教,自费到四川、陕西去学习人家的种植技术。山里的条件差,机械跟不上,投入成本高。但张举山努力让这些短板长板,加强科学管理,在果园里装上自来水喷带,用巧用水、巧施肥来提高效益。张举山用坚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山区小片地发展猕猴桃产业之路。山地也有山地的好处,环境适宜,长出的猕猴桃个大味甜,很受人们欢迎。这二年,他的收入每年成倍地增长,前年山茱萸和猕猴桃收入了5万多元,去年两项突破10万元。其中猕猴桃达到7万元。

一花引来百花香。在张举山的带动下,该村有十几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返乡种起了山茱萸和猕猴桃。

今年又有2亩猕猴桃开始挂果,加上往年结果的猕猴桃树进入盛果期,年底收入肯定会再翻一翻!说道新年的打算,张举山脸上挂满了自信,他说早和妻子商量好了,今年把重点放在猕猴桃种植上,再发展2亩新园子,加强管科学理力度,力争明年总收入突破30万元。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