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文化博览>正文

董耀辉:书法之路上的传承与创新

2024-10-23 14:39 来源:《祖国》杂志

通渭,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孕育出了董耀辉这样一位在书法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艺术家。董耀辉自幼便与书法结缘,受名师指导的他,对书法的热爱如同一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军旅五载的经历,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无论是严寒的三九,还是酷热的三伏,他都沉浸在临帖习字之中,这份对书法的执着与专注令人钦佩。他从传统书法经典中汲取营养,初涉书法时学习“柳”骨“颜”筋,感受其雄健的笔力;继而效仿赵体,领略婉丽之美;而后转攻“二王”,并旁及汉隶唐隶,对这些字体飞舞畅达、豪放秀美的风格兼收并蓄。在深入研究郑板桥“六分半”书体后,他更是将多种书法风格融会贯通,熔八体于一炉,形成了气韵灵动、精神潇洒的独特书法风格。

董耀辉不仅醉心于自己的书法创作,还积极投身于青少年书法教学工作。他多次深入学校进行公益校外辅导,多年来成果斐然,数百名学员在全国、省、市组织的书画展赛中入展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辅导老师奖。他以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和深厚的造诣,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书法艺术的种子。

 

董耀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新秀研修班(理论)成员,在书法界占据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次被专业报刊登载,如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他在创作中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以《肥致碑》质朴平和、拙朴厚实、从容稳健的意趣为主调,同时融合自己学习《曹全》《鲜于璜》《张迁》《礼器》等汉碑的心得,在继承传统、汲取古人精华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取舍、融合,在变中力求和谐,展现出他对传统精髓和时代个性的深入探索。

 

从他众多的入展经历可看出其在书法界的影响力。2019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有他的作品;2013年“祥和香格里拉”迪庆、丽江、大理、楚雄四州市书法联展上他的作品也在其中;201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2020年第十四届云南书法作品展等众多展览都能看到他的书法作品的身影。他的一些作品还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如2021年创作的“崇武古城保护改造百句箴”作品被福建惠安县博物馆收藏,2021年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展中的作品被云南文学艺术馆永久收藏,2023年创作的隶书“唐•王维•五绝”作品被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展出并永久收藏等。

董耀辉在书法之路上不断前行,他用笔墨书写着传承与感悟,也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贡献着力量。(文/潘茹月)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