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立场从价值论层面回答“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逻辑道路,践行“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实践道路,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和成功密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西方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检察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巩固革命政权、打击刑事犯罪、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检察发展史,其实质就是一部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有更高需求、更多期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作为检察机关的干警,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赓续为民司法的“红色基因”,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厚植“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在解决急难愁盼中站稳人民立场。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并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深刻诠释着拳拳爱民之心、殷殷为民之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博大为民情怀,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作为一名检察机关的共产党员,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就是要坚定为民宗旨,坚守担当本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检察职责和本职岗位,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更加突出惩治和打击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真正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二、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斗争之心,在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
斗争精神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新时代的检察干部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要善于培养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用好斗争这一“法宝”,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练就真本领,更好地服务人民。一方面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能够始终站稳立场,坚持原则,百炼成钢。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敢于迎头而上;在各种危害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另一方面要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要敢于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进行实践锻炼,切实增强斗争本领。
三、强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之心,在实干中实现人生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个岗位都有着千钧的重担,责任意识必须非常强,没有责任意识就不合格。”新时代的检察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一方面要责任意识到位,清醒地认识到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是自身职责的要求所在。充分认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不断强化“想担当”的行动自觉,压实“真担当”的责任气魄,营造“敢担当”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行动表现到位,主动到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敬业精神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勇毅笃行,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做敢担当的“勇将”,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履职尽责中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升华。
四、涵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工匠之心,在急难险重中锤炼本领。
实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岁月走向辉煌灿烂的精神密码,新时代检察干警需要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大局中建功立业、在扫黑除恶主战场冲刺拼杀,在法律监督第一线大显身手,在服务群众最前沿施展才华,展现锐意进取的崭新风貌。要在思想上强化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实现思想提纯、灵魂回炉;在实践中艰苦奋斗、摔打磨炼,实现熔炉再造、百炼成钢;在改革中激流勇进、开拓创新,实现突破提升、破局开路,争当时代的奋进者,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坚持以学促干,一步一个脚印干好工作,永葆实干家的姿态。
五、是恪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之心,在自省自律中行稳致远。
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干净是检察人员必须守住的政治生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作为检察机关的党员干部,手握检察权“重器”,司法办案中必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被围猎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坚守纪律底线,知敬畏、存戒惧。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朴素道理,把党的政策视为“生命线”,把党纪国法视为“高压线”,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视为“警戒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争当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守护正义的捍卫者。
(作者杜泽明系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二级调研员、2024年秋季学期海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