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崔国安 崔果 困难群众心中挂,兜牢底线惠民生。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坚决贯彻落实各类困难群众救助政策,用真情认真履行兜底保障职责,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解难题、送温暖,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质效,织牢民生网络,擦亮幸福底色,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分层分类救助,织牢兜底保障网。2024年3月,小五村的张海港突然回来了,因其常年不在家,村组没有其户口,19岁便患上了骨癌。在听到此人的消息后,乡村两级干部靠前帮扶,申请公安部门查实情况,为其办理了落户,给予其临时救助。乡村干部帮其看病,保留了他的一条腿,挽救其生命。村组申请为其办理低保,乡通过公示,给予其每月335元的低保待遇。随后,乡村协调资金4500多元,为其购置了活动板房,让其安居无忧。乡民政部门持续帮助全乡特困人员、低保人员、困境儿童、临时救助人、重度残疾人和高龄人员,按国家规定发放相应的补助救助资金,使他们不断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截至5月底,全乡共有1362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247人获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58人得到临时救助金合计6.5万余元,13人获得医疗救助。
及时入户走访,真情关爱暖人心。为摸清困难人群底数,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上港乡及时开展辖区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残、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入户走访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了“政策找人”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和切实需求,及时实施救助政策,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救助。每逢严寒或酷暑,工作人员、社会各界和村组干部第一时间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及送清凉等专项行动。在妇女节、端午节、全国助残日等节日期间,主动开展主题慰问活动,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下一步,上港乡将持续发扬担当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逐步建设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