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同心街道上海城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同心抗“疫”,身先士卒、奋勇争先,全力守护美丽家园,共同谱写了一曲抗疫之歌。 面对疫情,上海城社区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按照小区分布特点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一个临时党小组,组成网格志愿服务群,整合省市机关下沉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通过临时党小组的建立,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对接街道和社区需求,为上海城社区广大居民的防疫与生活物资提供保障。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把战斗堡垒筑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硬核”决心和“战疫”担当。 自疫情暴发以来,社区书记白洁的爱人一直在工作岗位。她把正要面临高考的孩子交给姑姑,第一时间搬到了社区,每天坚持主持社区全面工作;523网格长杨丽艳,放下两个每天都要上网课的孩子,吃住在社区,每天休息不足6个小时,在抗“疫”最吃紧的时刻,即便半夜接到核酸检测任务也要第一时间去执行。

在白洁的带领下,杨丽艳、李双芬、翟建萍、吴冬影、郭爱萍、陈嘉一等6位网格长苦战50多个日夜,先后组织22轮核酸检测、15轮抗原自测,她们共负责100多栋楼,服务居民近10000人。正是由于她们高度的责任心,与志愿者共同为居民筑起了钢铁长城,撑起了希望,同心抗“疫”,一起维护家园,实现了上海绿地B区内“零”感染,4月26日A、B、C三个小区全部为“无疫小区”。 为共同守卫家园,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工作,志愿者都能第一时间认领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始终做到冲锋在前、示范在前、引领在前。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个个都能挺身而出,立起“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标杆。

上海城社区涌现出4对最美夫妻搭档,分别是在吉林省委保密办工作的陈旭林和爱人董玲玲,在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的林凯和爱人董旭佳,在长春市朝阳区环境卫生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工作的李忠喜和爱人孟庆娜,在吉林省肝胆医院工作的邹士辉及其爱人,他们有的宁可让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也不愿错过志愿活动,多数时候都是夫妻二人共同参加志愿活动,真正做到了随叫随到,服务在一线,下沉在一线。 长春市56中学的高婷婷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志愿活动,每次都主动与网格长对接工作,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活动;长春市十一高北湖学校高三老师李思源,爱人是现役军人,自3月4日起在部队封闭,自己独自带孩子,一边要为高三学生上网课,一边还利用点滴时间参加志愿活动。独自带孩子不容易,高三老师不容易,作为军嫂更不容易。这两位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很好的实践课,高尚的师德值得大家学习。

长春海上月物资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徐红卫、吉林省宁波商会理事陈春雷和年仅19岁志愿者王进,自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坚持每日打卡,每次活动必到,与社区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在社区的领导下,无论是维护秩序、分发物品、服务困难居民,还是入户检测扫码登记、测量体温,都能一丝不苟。在防疫物资最紧缺的时刻,陈春雷还为社区捐赠了5顶防寒帐篷,解决了社区急需问题。每次参加核酸检测,耳边总会响起他那浓厚的南方口音:“戴好口罩,请保持2米距离”! 每一个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坚信,一定能早日在家门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取得抗疫的胜利。(姜国利 曹秀粉)
责任编辑:姜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