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一种人: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车丽 见习记者许睿)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吴晨——80后“青年千人计划”学者,专注破译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密码”。全球每年患食管癌的患者有近50万人,其中30万患者在中国。不仅基数大,而且我国患者所患多为鳞状细胞癌,完全不同于欧美人的食管腺癌,治疗全无他山之石可以借鉴。吴晨说,也正因为如此,食管癌研究成为她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一直说食管癌研究是我们中国科学家的历史责任,而且也是我们新生代的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国家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所以我国科学家当然要关注这种肿瘤。”
当记者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二楼,吴晨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肿瘤细胞分析。粉红色的营养液中养护的肿瘤细胞,这旁人眼中的健康“杀手”,在吴晨眼中却视若珍宝,“这个实验还是比较有趣的,肿瘤不是转移嘛,它转移的潜力到底大不大。我们就把细胞先放到这个小罐罐的上面,过了48小时之后它就可以爬到下面,如果这个肿瘤细胞转移能力非常强,它很快就爬下来了。这样,我们在细胞水平上就能知道这个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到底强不强。”
记者:据您调研,哪些人可能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吴晨:食管癌高危人群,比如:过度饮酒、吸烟,吃非常烫的食物。还有一些在高发区,它有非常强的家族遗传性。
记者:将来是不是可以用基因测序来预防癌症?
吴晨:“预防”不是特别准确的一个词。而是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告诉每一个人,他得肿瘤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应该改变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进行早期的筛查。
记者:您以前在协和学临床,现在做基础研究,医生和科学家您更喜欢哪一个?
吴晨:希望能成为最好的医生,也能成为最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变成双重身份。我们是在医院里做科研的,临床医生给我们提出来一些临床上他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您来的时候也能看到,我们旁边就是患者。
吴晨语速很快,思维敏捷,长长的波浪卷发和优雅的妆容更透射着青年科学家特有的活力。作为一名80后博导,她所在的研究团队18位在读博士生平均年龄23岁。她对女生还有个学业以外的要求,那就是要注重形象。自己变漂亮后,试验结果也会随之美丽。
吴晨认为科学本身就很美,“我们做的这种基因图谱都非常漂亮,五颜六色的。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他就要戴着非常厚的眼镜,非常邋遢的那种形象,我们希望来改变这个形象,现在中国的女性科学家也正在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
然而在病症面前,形象注重也常常只能退居其次。为了获得更多患者的基因标本并掌握、跟踪其治疗情况,吴晨每月至少三四次带学生赴河南、山西等食管癌高发区,赶早五点的火车出发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即便如此努力,随访的结果也并不都尽如人意,但她却从未想过放弃,“很多患者我们就找不到了。我们可能已经随访了他五年十年了,但是到最后就不知道他的最终的节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病人可以放弃,对我们来说,我们不能放弃。”
患者,始终是决定吴晨选择的唯一理由。本科时学习临床医学的她,曾因患者的一句话“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而改学基础医学,并最终走上了肿瘤遗传学研究的道路。此后,吴晨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直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在2013年找到了她,“我们国家现在在硬件条件上并不比欧美差,我觉得更缺少的是人才。所以可能我们一个人回来了之后,带动了身边的几个人。哪怕这种小小的理想,我觉得也是对国家的一种提升。”
回国后,吴晨与团队致力于食管癌这一“中国特色”肿瘤防治,寻找基因密码,以达到精准治疗,先后摘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奖”等奖项。与其他癌症不同,食管癌进入晚期后无法进食,每喝一口水都会疼痛难忍。传统的化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而绘制食管癌的基因图谱,更能够精准对症。
吴晨坚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一个患者,并不仅仅是食道癌患者,而是每一个肿瘤的患者,他手上都有一张自己的基因图谱,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他基因组的大数据来看到他到底哪些基因发生了变化,而给他进行精准的治疗。我相信这个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而且很快也会达到。”
初夏午后的阳光,洒满吴晨的办公室。桌上摆的、墙上挂的,除了她参加学术会议的证件、资料外,就是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平添了几分温馨与暖意。她是科学家、她是博士生导师、也是一个妈妈。做为母亲的吴晨,节假日和周末加班是常事,所以她笑谈,对孩子最好的陪伴,莫过于成为他的榜样,“现在我再问他,我说你知道妈妈是做什么的吗?他说妈妈是科学家;我说那你妈妈的家在哪儿?他说妈妈的家在办公室。我就问他那你以后想做什么?他说我也想做科学家。可能他从小慢慢就知道科学家是什么样的生活。即便他以后不选择这条道路,任何一个工作,他都要付出努力的。”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