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着重与一些刚刚步入红色文化研究工作领域的年轻同志谈一谈:怎样在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征程上越走越宽?
大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神圣的工作,是各级党组织非常关心、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大家要有一种光荣感、自豪感,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实际,谈一谈几点感受和体会,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在思想上、主观上要有“五心” 一要有决心。热爱红色历史、喜欢红色文化、愿意从事红色文化研究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一个人是很难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里创造出辉煌业绩的。大家首先要对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感兴趣、有爱好,没有兴趣和爱好的同志要想法设法地、千方百计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大家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气魄,才能做好红色文化研究工作。 二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智力、能力,要相信自己的智慧、本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定登攀!”“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爱好是基础、信心是支撑。只要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够振奋精神、高歌猛进!扎实的基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前辈们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很好的铺垫,为我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科学的进步也给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自己所从事的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充满信心、充满激情。 三要有狠心。从事研究工作,既需要动脑筋,又需要刻苦钻研。没有狠心,力度不够、标准不严,或者没有恒心,都难以成功。要以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措施、严明的规矩,管住、管紧、管好自己,把自己“逼”上研究工作的“风口浪尖”,让自己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用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 四要有恒心。研究工作,既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也是一项时间长、见效慢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有恒心。只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对自己有狠心、干事情有恒心,理想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五要有虚心。做研究工作,还要有虔诚之心、谦虚之心,要虚心学习、虚心求教,才能“求得真经”。
二、在工作上、实践上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扭住“十个关键词” 如果把红色文化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来看待,那么,我认为要想把这个产业抓好、抓出成效,就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环节”、扭住“十个关键词”。 四个关键环节是吸收、加工、产出、促销。 在吸收环节里,要做到多读、多看、多听;在加工环节里,要做到多思、多想;在生产环节里,要做到多写、多练、多改;在促销环节里,要做到多投、多发。这十个“多”,就是我所说的“十个关键词”。 (一)在吸收环节里,要做到眼勤、耳勤,多读、多看、多听。因为大家是做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所以必须广泛的阅读。因为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史料、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可以说,“多读”“多看”“苦读”“精读”是做好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基础。 (二)在加工环节里,要做到多思多想,勤于思考。有些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这就需要我们要多读多看、反复比较、相互印证、深入思考,做出判断。因此,做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同志,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把问题想透、把思路捋清。 (三)在生产环节里,我们要做到手勤、嘴勤,多写、多练、多改。做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最终是要将研究的成果呈现出来,让它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其主要途径就是撰文编书、开展宣讲。因此,这里所说的“多练”,既包括练习写作,也包括练习宣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不通过勤看、勤读、勤思、勤想、勤写、勤练,注定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精湛的技艺、高超的水平,都是靠日积月累积攒起来的。只有“千锤百炼”,才能实现“炉火纯青”;“只有功夫深、才能把铁棒磨成绣花针”,写文章就是这个“硬道理”。 (四)在促销环节里,也就是在推销环节里,要做到多投、多发。过去有人说,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变成“铅字”才算成功,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大家写出来的文章不投出去、不发出来,岂不是“闭门造车”“无用武之地”了?我们可以遵循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在写作上,先写消息、新闻报道,再写文章,先写资料类、宣传类、纪实类文章,再写理论文章,然后再到撰写书稿、著书立说。文章写成后要大胆地投稿,不要怕退稿,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初心不变,就一定能够在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征程上越走越宽!
(本文作者胡遵远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金寨县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六安市作协会员、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合肥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责编: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