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在日前举行的“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短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政策指导、技术先导、示范引导,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月20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将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政策推动 不断提升占比 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等。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 岁末年初,各地纷纷印发相关政策,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建筑发展。 为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湖北省荆州市出台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20%,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20年提升15%,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50%,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97%以上。在“十三五”期间,荆州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国家和湖北省现行节能标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52.0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能力26.18万吨标准煤。 广东省惠州市也印发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实施工作任务,并提出惠州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目标,即2022年和2023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到80%、90%;到2023年,全市新建成民用建筑按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 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到2025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60%以上,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三星级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以上。 技术创新 发展绿色建筑 创新是行业的生命力,各地在绿色建筑创建规划中,多次提出推广应用自然通风、室内除湿、自然采光、隔声降噪、建筑遮阳、雨水利用、余热利用、水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引领技术创新,促进绿色建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使用轻型光伏墙体替代传统水泥墙体,1155块薄膜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5万千瓦时,满足建筑30%至40%的用电需求——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有这样一座身披蓝色光伏“外套”的房子。 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说道:“外层是光伏幕墙,内层是保温透明玻璃,中间形成的封闭空腔可以进行取热利用。夏季光伏背板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发电效率降低,这时自动打开百叶窗,室内温度降低;冬季将百叶窗关闭,空腔形成‘暖墙’,可降低室内热负荷。” 重庆市在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因地制宜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实施技术路径,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及复合应用,探索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的区域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措施。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等。结合气候、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建筑太阳能系统应用示范,推进城镇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应用太阳能光伏。围绕建筑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目标,在建筑空调、生活热水等用能领域推广高效电气智能化应用技术与设备。 示范引领 促进转型升级 以试点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多地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建设,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山东省青岛市,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两国政府重点合作项目,通过引入德国标准建设示范项目、对标德国理念实现技术突破、建立国内标准助推本土应用、加深国际交流搭建产学研体系等措施,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践行示范低碳减排的新发展理念 在《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以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为代表,不断扩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规模,并在新建城区内实施区域性推广,将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即墨区四区作为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发展区(市),累计实施100万平方米,并在上述四区内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示范面积各为5万平方米,共计20万平方米,可减少碳排放量81万吨。 雄安新区则围绕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目标,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绿色生活,着力降低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与碳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打造高质量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典范。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绿色、智能、创新”要求,新区将高质量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应用,建立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长效管理和市场机制,实现城乡融合,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从“节能—零能—正能”到“全寿命期脱碳”的系统升级,形成“单体—街坊—社区—城区—城市”的绿色建筑创新性递进推广模式,高质量建成绿色智慧新城。 据介绍,雄安新区新建城镇建筑包括民用和工业建筑在内全面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启动区、起步区等重点片区新建建筑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集中连片建成高质量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初步形成。
责编: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