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都1月2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这里的人们打肉丸、做糍粑、剪窗花,在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活动中迎接新年。
在宁都县石上镇江背村,村民们挂灯笼、贴春联,精心准备过年的传统食材,年味越来越浓。在村里的小广场上,村民曾永隆家正在打肉丸,左邻右舍围过来帮忙,将切好的猪肉倒进石臼后,老曾便挥动着木棰开始敲打成肉泥。
肉丸是当年客家人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渴望一家团圆而制作的一道菜,经过千年的传承,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菜肴。
经过大家十多分钟的轮换敲打,石臼里的瘦肉已经成泥状,和上当地的红薯粉后再用木棰搅均,这肉丸就算打好了。接下来,主妇们便将这些打好的肉泥挤成一个个乒乓球大的丸子放入锅中煮熟,Q弹可口。
江西宁都县石上镇江背村村民曾永隆:“在我们宁都,过年过节,肉丸是必不可少的,圆圆的肉丸象征团团圆圆,吃上一上口就品尝到了家的味道。”
江背的肉丸打得热闹,而曾坊的剪纸也十分精彩。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村里的剪纸达人们亮出了自己的剪纸绝活。
央广网发 肖逸仙 摄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石上镇曾坊村村民 曾小荣:“剪纸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今年是虎年,我们剪纸的主题就是老虎,希望虎年虎虎生威、虎运连年。”
央广网发 肖逸仙 摄
巧手游走,剪刀翻飞,手起刀落间,一个个惟妙惟肖、憨态可掬的小老虎跃然纸上。村民们拿着剪好的老虎,小心翼翼地贴在玻璃窗上,迎接虎年的到来。
央广网发 彭甜 摄
央广网发 彭甜 摄
据介绍,曾坊的剪纸始于明末清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剪纸样簿。如今,剪纸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淳朴的村民手中代代相传。
央广网发 李成城 摄
央广网发 李成城 摄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