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内乡县乍曲镇党委结合实际,坚持因需而建、因需而联,先后成立了新型建材集群联合党支部、文旅融合发展联合党支部、菊花产业联合党支部等联合党组织。特别是在市七次党代会召开后,结合党代会新精神、新要求,对乍曲镇全域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进行了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使全域党建成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有力推进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多元融合,村企共建“一个家”。通过全域党建平台实现村企共建、跨村联建,最大限度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轴共转。以华隆商混、泰隆水泥集团、鸿图钙业为龙头的新型建材集群党支部,不仅定期组织学习党建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环境保护法规、市场形势等,而且在资源配置、资源共享方面,互通有无、抱团发展。通过联合联建,泰隆集团成为华隆商混最大的水泥供应商、鸿图钙业的原料大部分也在泰隆采购;同时在电力配额上,一些小的企业把自己剩余配额转配给大的企业,龙头企业把小企业自身不能消化利用的边角废料、废弃矿渣等再利用,共同构建了强强联合、强弱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难题共解的“碳中和”发展新模式,既加快了企业发展,也捍卫了绿水青山。
强村富民,下活振兴“一盘棋”。通过实施村村联合、村企联建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如在服务泰隆集团项目建设方面,庙湾村、孙岗村、陈营村、派出所、土地所、供电所等成立联合党支部,共商难题、共想办法,在加快土地调整的同时,实现了项目进驻零信访;在郦邑贡菊产业发展方面,周边的水沟村、吴家庄村等村党支部和企业成立联合党组织,免费为群众提供用工信息,搞好技术培训,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方便了群众就近务工。在联合党组织的服务支持下,菊花产业年用工量达8000余人次,带动周边近200余户农民增收,每年稳定吸纳贫困户30余人长期就业。以华隆商混为代表的建材企业,就近吸纳群众20余人进厂务工,月收入3000元以上。(刘振伟 邢永海)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