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启全的面塑作品《清明上河图》。
邱宇哲摄(人民视觉)
一团、一按、一拨,不过几秒,面团上便出现人物的眉眼。在辽宁沈阳于氏面人制作技艺传承人于启全手里,短短十几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面人就能制作完成。
今年53岁的于启全8岁起就学习面塑。“最初只是做着玩,没想到越做越入迷。”于启全说。
面塑作品,尤重神韵。“如果只为求‘像’,那完全可以用高清相机、3D打印等手段来复制,面塑作品的独特恰恰在于能够体现手工制作的痕迹,融入创作者的感情。”于启全说。
2012年起,于启全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用面塑艺术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再创作。“1996年,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幅影印版的《清明上河图》,一直想把它用面塑呈现出来。”于启全说。
将平面画作变成立体作品,整体宽度要延长到半米;每个人物的高度在2厘米至2.5厘米之间,五官甚至胡须都要清晰可见。为此,于启全做了大量文本研究工作,还专门制作了缩小版的面塑工具。最终完成的面塑版《清明上河图》长达6米,包含500多个人物、50多只动物以及众多船只、建筑等。
“压力很大,也是一种磨练。”于启全说,《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是成组出现的,需要准确表达出他们之间的互动,有时一个人物不对劲,一组人物都要重做。为了追求整体性,他创作时常一气呵成,最多的时候一口气制作二十几个人物,连着做了好多遍才满意。
于启全的工作室中,摆着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很多历史题材作品,“传统技艺的传承越来越受重视,文化交流、展示展览的平台越来越多。”2015年,于启全的面塑技艺被评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技艺走得更远。
“传统技艺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如果不能融入当下生活,谈传承就很难。”于启全说。现在,他一方面将面塑作品与现代题材相结合,创作了《抗疫》等作品,另一方面将面塑从静态的作品推向动态的表演,进行现场速塑创作。
“速塑创作,即在短时间内瞬间捕捉对象特点,快速塑造出对象的动作、形象和神韵。”于启全表示,进行速塑创作,需要悟性,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在人前表演的底气。
于启全多次受邀带着他的面人到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小小的面人从曾经的沿街叫卖到如今走上世界舞台,这是作为手艺人的自豪,也是更大的责任。”于启全感慨。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