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团七师126团,向居民们提起杨辉的名字,他们都会连连称赞,街道上的任意一个居民都认识杨辉,杨辉在126团就是“名人”。
今年5月,已经77岁高龄的宋女士,步履蹒跚地来到126团科克兰木派出所,老人家不是来报警,也不是来办业务。原来宋女士听说杨辉入围了兵团“平安之星”月评选,不会操作手机的她专程赶到派出所,想让派出所的同志帮她操作手机为杨辉投票。宋奶奶说:“我一个人住在126团,杨辉经常帮助我这样的老人,我要为她投一票,她是我心中最美女警察。”
在“平安之星”评选活动中,像宋奶奶这样的热心群众还有很多,他们不仅自己投票,还主动发动家里的亲戚朋友为杨辉投票助力。在评选投票活动中,约17700人次参与了投票,其中专门为了给杨辉投票直接或间接到派出所咨询投票操作事宜的群众就超过了100人。
杨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的职工群众都知道她、喜欢她?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近了杨辉。
视群众为亲人,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
眼前的杨辉,容貌平凡,衣着朴素,即使穿着警服也没有给人留下特殊的印象,但只要开口说话,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阳光、热情、充满正能量。
2018年,杨辉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七师公安队伍成为了126团科克兰木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户籍工作平凡琐碎,但却关系着千家万户。杨辉对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杨辉常说,规矩是死的、是冰冷的,但人是活的,只要用心用情,服务就有了温度。
2019年的一天,杨辉接到电话,“杨警官您好,我们单位有位孤寡老人,现在在奎屯市养老院居住,他的身份证丢了,没办法补办社保卡和银行卡,但是他行动不变,本人不能回来办理,怎么办”。接到电话后,杨辉通过户籍系统查询,发现老人指纹和身份证信息已经过期,按要求需要本人回来办理。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专门到奎屯市鸿翔养老院。看望了老人,并了解了老人的情况,确认了老人身份证确实丢失。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杨辉和老人一起拍了照片,并加了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微信,回单位以后又和技术部门联系,告知了老人的情况,通过远程视频成功为老人办理了身份证,后又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有一位家住奎屯的居民,到派出所为他的孙子落户。虽然孙子已经4岁了,但至今仍没有落户。原来,在小孩出生8个月时,孩子的爸爸就得了结核性脑膜炎,瘫痪在床,孩子的妈妈无法接受现实离他们而去。老人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孙子,还要照顾生病在床的儿子。因此,孙子的户口迟迟未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辉便积极帮助他们办理落户手续,为避免老人来回240公里路程的奔波,在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杨辉先收取了资料。后来,她又趁放假回家休息的时候,到奎屯联系老人取回缺失的资料带回所里。经过逐级审批,杨辉成功为小孩办理了落户,并利用回家的时间把户口本送到了老人手中。就这样,杨辉来回往返多趟,终于帮老人把难题解决了。拿到户口本时,老人含着泪感激地说:“谢谢你,你就是我们全家人的大恩人,因为有你这样的好警察,我才不用来回奔波,才能在家照顾瘫痪的儿子,真是太感谢你了。”
一切努力都源于对工作的负责,对群众的热爱。“及时高效办结业务,让群众满意!”是杨辉对户籍工作时的承诺。为了践行这个承诺,她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一把尺子,坚持“亲民、便民、为民”的宗旨。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她苦练内功、夯实基础,认真学习各项政策、细抠每个办事流程,不辜负每个群众的期望。为了切实方便群众,杨辉还创造性地推行“容缺收件”制度,对缺少业务资料的群众,允许他们通过电子邮件、远程视频、电子扫描等非现场的方式补交,贴心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对于非本人到场的户籍业务,杨辉提供代办、帮办服务。为解决异地群众不能现场办证的困境,杨辉灵活采用“微信视频办理+执法记录仪”结合的方式,实现群众“零跑趟”。
“杨警官,谢谢你帮我妹妹办理好了户口,解决了我家最大的困难,你真是人民的好警察。”当涂某的哥哥拿到妹妹的户口本时,不禁流下了泪水。听到这一声声道谢,回想半年多来的办证经历,杨辉也泪眼婆娑。2020年年底,辖区居民涂某的哥哥联系杨辉,想把涂某的户籍迁入自家的户上,杨辉查询到涂某的户口已被原户籍地注销,属于无户人员,无法办理迁户业务,在给群众回复的过程中得知,涂某离开甘肃已经十多年了,并不知晓自己的户籍已被注销。她现在人在内蒙古打工,也不知道该找谁办理。了解到她的困难以后,杨辉先和她现居住地的派出所取得联系,请他们核对涂某的信息,后又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她原户籍地派出所帮她恢复户口。户口恢复后,杨辉考虑到涂某要在家里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孩子,不便亲自办理落户手续,她便主动向领导汇报,特事特办,亲自帮助涂某准备落户资料,提交领导审核后,由涂某的哥哥代为办理了落户手续。
至此,横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三地,经历两个年头,历时180多天,沟通30余次,杨辉终于为群众办好了户口,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2021年以来,杨辉像这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共计30余次。
工作中,杨辉经常能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和困难群众,面对群众的诉求,她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方便群众,为了把方便留给群众,她宁愿把麻烦留给自己。她总是说:“面对群众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多为群众着想,把群众当成亲人,多想想办法,总能找到解决途径。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我们自己麻烦一些也都没什么。”
这就是杨辉,一位普通的户籍民警,用自己的真情和耐心,架起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用真心对待群众,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
刚工作时,看到许多团里的职工群众因为户政方面的一点小事甚至是一句话的事,从连队或者奎屯市跑到派出所咨询,十分不便。作为兵团第三代的她,从小在连队出生长大,深知团场职工群众办事的不方便和困难,杨辉就想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职工群众不跑腿或者少跑腿就把事情办了该有多好啊?
曾经在社区工作的经历,让杨辉想到了建立微信群。就这样,她专门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印在了警民联系卡上,放在派出所户籍室业务办理桌面上,“加我微信,有事您微我”便成了杨辉的口头禅。从此以后,每办一次业务,杨辉就会主动和办事群众添加成微信好友。
今年6月,派出所警务人员在学校执勤时,发现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和家长走失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红绿灯路口,十分危险。警务人员连忙上前询问,但是由于孩子太小无法沟通,束手无策的警务人员拨通了杨辉的电话。杨辉到达现场后,先抱住惊慌失措的孩子进行安抚,然后询问路边的行人是否认识这孩子。询问一圈无果后,杨辉便想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她将小孩的照片发至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寻人。很快,就有热心的群众提供了线索,杨辉顺利联系到了孩子的妈妈,并亲手将孩子交到他妈妈手中,还提醒孩子家长要看管好孩子。
几件事下来,杨辉发现依靠微信圈、互联网,能为群众提供更精准、快捷、方便、安心的服务,于是,她积极探索“互联网+为民服务”的工作模式,构建起新型警民联系网络。四年来,杨辉坚持公布手机、微信号码,方便群众24小时随时联络她。就这样,杨辉的微信群、朋友圈越来越大,目前杨辉的微信群多达100多个,微信好友超过6000人。在实有人口只有7000多人的126团,杨辉几乎和每个人都是“好友”。
打开杨辉的手机微信群,从上往下滑,连队工作群、社保工作群、退休人员群、志愿服务群、社区工作群、班车群、党员工作群……各种微信群,指尖足足要滑动三分钟才能见底。杨辉说,刚开始但凡觉得有利于工作的微信群她都加,现在团机关和连队社区的工作人员知道杨辉的“能量”之后,主动邀请杨辉加入他们的工作群。由于超过微信好友5000人的极限,杨辉已经注册了两个微信号。
100多个微信群,每天收到上千条微信消息,24小时随时会被“呼叫”。“杨警官,请问一下护照怎样办理?结婚证去哪里领取?给摩托车上牌照怎么办理?新生儿落户需要提交哪些资料?小孩在叛逆期怎么沟通?自行车丢了该怎么办?买房子改名字去哪里改?结婚证丢了去哪里补办……”老百姓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都会问杨辉,而杨辉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或者微信,都会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第一时间回复,不论是业务范围内的还是范围外的,她都积极为居民解答。遇到不懂的问题她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学习,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后,杨辉才会给群众满意的回答。
和杨辉闲聊不到半个小时,杨辉就接了3个群众电话,两个咨询户籍业务,一个了解社保政策。杨辉说最近电话还是少的,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接30多个电话,手机一旦提示电量不足,她就必须找地方给手机充电,要不然她心里不踏实。由于手机使用频率高,今年才换的手机已经磨损严重,屏幕花了,四周也破损了。因为“朋友圈”是在太大,半年两三点、凌晨五六点给杨辉打电话、发微信的群众每天都有,不论什么时候,只有老百姓联系她,杨辉都会态度谦和地解决群众的问题。杨辉常说,再苦再累,也决不辜负群众的信任。
今年7月一天凌晨三点多,杨辉接到126团9连职工陈某打来的求助电话,称自己身体突感不适,担心出大问题。杨辉立即叫上同事赶往陈某家中,将其送到医院,查出可能是脑梗。由于团医院条件有限,当天晚上,杨辉帮助联系了其家人,第二天一早将陈某送到了七师医院救治。“医生说如果不是送医及时,我恐怕有性命之忧。”陈某出院后,特意买了水果到派出所感谢杨辉。
回答群众问题、发布工作提示、开展普法宣传、防诈宣传、转发正能量的文章……杨辉积极开拓基层派出所网络舆论宣传阵地,服务更多的职工群众。
“要把事做好,光有一腔热情和责任心还不够,还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把我们的热情服务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是杨辉写在工作笔记上的一段心得。她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平时工作中,杨辉自创“三服务工作法”,即为居民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
2020年5月,杨辉接到辖区居民丁某电话求助,学校通知他尽快带儿子办理身份证,否则无法参加中考,由于地里播种比较忙,他无法前往,同时由于疫情原因,学校不准学生离开奎屯市。于是杨辉利用休息时间坐车前往奎屯市,在奎屯垦区公安局奎泉派出所给孩子办理了身份证,确保孩子顺利参加了中考。十几天后,激动的家长拿着锦旗来到派出所向杨辉表达谢意。
在跟老师联系的过程中,杨辉了解到同班姜同学,也急需办理身份证,其户籍所在地伊犁霍城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办理,如不能及时办理,孩子将无法参加中考,孩子和母亲抱头痛哭,绝望之下,已准备放弃参加中考。凭借杨辉对户籍业务的熟悉,经多方联络后,快速为其办理了身份证,让孩子顺利参加了中考,为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
2020年以来,杨辉累计微信电话答疑11450余次,提供预约服务1100余次,主动上门服务120余次,联系异地派出所帮助居民办理身份证30余个,利用调休回家时间为居住在奎屯的群众代送各类证明560余次,为群众代办业务100余次,为群众提供邮寄服务300余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00多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0多个,日常小事更是不计其数。
以真情赢得群众,百姓也会把我们记心中
“杨警官就像是社区的“亲闺女”,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会看到她的身影。”振兴路社区的一位干部说。
2019年,一名13岁的女孩与家人争吵后从五楼跳下,万幸并未受到较重的伤害。杨辉了解到这个孩子母亲早逝,父亲对她缺乏关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她多次离家出走,以至于发生了跳楼自杀的极端行为。与女孩的父亲谈话后,杨辉经常主动找到这个孩子谈心聊天,联系她所在的学校,关注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她重拾生活的信心,校正人生的航向。后来,女孩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辍学在家。杨辉又主动找到女孩,和她谈心。得知她不想继续读书后。杨辉担心她年龄小、初入社会会迷失自我,从而误入歧途。她劝导女孩去学一门技术,女孩同意后,杨辉又帮助女孩在奎屯某饭店找到了一份工作。2020年10月,杨辉提着蛋糕去女孩工作的饭店为她过生日,许愿时,女孩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爱护她期待了多久。杨辉就像一个大姐姐,用细腻的关怀弥补女孩亲情的缺失。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2018年以来,杨辉同志积极投身到助学助童的公益事业中,她持续参加帮助贫穷女孩的公益助学“春蕾计划”,期间累计捐款3400余元。
2021年3月,杨辉通过西藏灵芝市公安局驻墨脱县格林村第一书记黄家斌同志,结对了一位珞巴族男孩格桑旺堆,每学期向该男孩爱心汇款1000元,帮助他直至完成学业,如今,小男孩已经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杨辉已经持续资助了他两学期。杨辉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大爱无疆。
作为一名户籍民警,在工作中,杨辉用自己的耐心用心服务每一个群众,在生活中,杨辉充满正能量,尽己所能,为社会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正因为有这样的民警,职工群众的生活更加方便了,正因为有这样善良有爱心的人,更多人的生活因为她充满了温暖。(耿兴徐 周远见 徐玥)
责任编辑: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