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熊猫电站或生蝴蝶效应 带动全球绿色行动洪流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索炜)在北纬40度,东经113度的中国山西大同,卫星拍摄中清晰可见,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在中国大同地面上仿佛在向世界打招呼。
图为 大同熊猫电站卫星图 图片拍摄:火卫二卫星图片公司
他们来自世界首个熊猫电站——大同熊猫电站,中国熊猫绿色能源集团(下称“熊猫绿能”)是他们的缔造者。大同熊猫电站一期50MW装机已于2017年6月29日完成并网,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根据计划,该电站将于8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
电站黑色部分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灰白色部分由薄膜太能能电池以及N型双面单晶硅电池组成。其薄膜组件和单晶组件具有超强的弱光发电能力,双波双面N型发电组件的综合转换率高达20%,电站综合发电效率约83%,超过其左云领跑者项目的81%。
据了解,熊猫电站设计之初,曾将整体设计成蝴蝶翅膀的轮廓,就是希望电站能够产生蝴蝶效应,带动全球绿色行动洪流。世界首座熊猫电站除外形外,有何独特性和先进性?建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近日,新华网记者走进大同熊猫电站一探究竟。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熊猫电站创意的提出者——李恩童(Ada),两年前提出熊猫电站创意的时候,她只有15岁,她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来到电站,看到效果图上自己的设想成为现实,内心很激动。
图为 大同熊猫电站
从荒地到“土肥圆”只用了四个月
2016年11月20日,大同熊猫电站启动奠基仪式上,记者看到的还是满眼的黄土地,在北方冬季的瑟瑟寒风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PGO)以及众多的光伏企业领导为熊猫电站的建设洒下了第一锹土。
奠基后4个月,工作人员都在进行先期的相关征地、设计和实验工作,直到2017年3月8日,电站才正式动工。到6月29日建成,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共采用69888块295W的单晶硅组件,94248块310Wp的双玻双面组件,11200块115W的薄膜组件,占地面积1800亩的大同熊猫电站一期工程就已经展现在世人眼前。精益求精的背后带来的是施工难度的增加。
双玻组件的安装易隐裂,对于现场施工人员依赖性强是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但在安装过程中,熊猫绿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高强度长预制管桩基础,而非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工艺。该方法不影响土壤环境,但需要在含沙量大的冲击平原上先打桩深入地面两米,土壤上部还预留出1.5米的固定杆高度以进行农光互补的建设。在这样的高度上安装双玻组件的难度更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为了“熊猫宝宝”的造型栩栩如生,必要的点位控制就成了施工的另一大难点,原本预期1600亩的占地面积也因此扩大到1800亩。“在保障熊猫造型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根据地块限制进行设计,我们因地制宜,避开不容易施工的地方,未来在这些地方配套进行青少年气候领袖培养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熊猫电站技术工程师王京超告诉记者。
此外,熊猫电站首次引入了1500V直流系统电压搭配1000V系统电压的多电压分区搭配方式,并定制了新型的汇流箱,目前国内统一的技术工艺大部分还停留在1000V的标准上。王京超表示,未来将逐步推广1500V的更高效率的系统电压,增加发电量,降低系统损耗。
圆滚滚的电站“熊猫宝宝”在向世界传递爱的同时,也在讲述一个个光伏的故事。
从成长到运行将“生态”、“科技”贯穿始终
大同熊猫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根据测算,一个100MW的熊猫电站在25年内可提供32亿度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煤炭10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4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600吨。
熊猫绿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兼熊猫电站总设计师李原此前表示,电站从设计之初,就始终秉承“科技”、“效率”、“生态”和“人文”四大理念。
据了解,整个电站有多达30多项技术和科技创新,其中8项创新为行业内首创,这其中多项创新都支撑着熊猫电站节能、减排的实现。
比如,电站支架摈弃传统热镀锌工艺,应用了航天技术,采用航天级彩色VCI片锌涂层高强度碳钢,VCI片锌涂层耐候性好,生产过程安全环保,户外耐腐蚀能力强,力学性能好,确保支架的全寿命周期质量,这是航天技术应用在光伏领域的首创,也是中航工业军转民项目之一。
再比如,预制管桩的应用,占地面积小,基础设计高于多年最大积雪深度和洪水水位,避免水患可能引起的故障,宽大的空间和光伏组件的遮盖有效减少北方干旱地区的植被水分蒸发量,非常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及土地综合利用。
又如,电站的35kV集电线路采用铝合金电缆,具有密度轻,耐候能力优异,容易敷设等特点;电站还采用PGO组织联合会员单位研发的箱逆变一体机,集逆变器和变压器于一身,高度集成和优化电力输送环节,同时提高了可靠性和设备可利用率,集成采用载波同步技术,也可以节省铜材料,“这些都是熊猫绿能响应国家“以铝代铜”“以铝节铜”技术政策的实践方法”。电站项目经理姚建伟向记者表示。
在未来的运营中,大同熊猫电站采用智能运维和智能信息控制、传输系统,基于全数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云-管-端架构,融入智能数据采集、高速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大同熊猫电站站长冯志辉称。
图为 熊猫电站夏令营基地
电站熊猫宝宝将向世界传播绿色理念
熊猫绿能与联合国2016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启动“熊猫电站推动可持续发展青年参与与创新”计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先生表示,熊猫电站是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也是新能源创新的最佳实践。
双方合作推出的首届联合国“培养未来气候行动领袖”夏令营将于今年8月10日正式开营,届时将有50名来自境内外的青少年走进熊猫电站及夏令营基地开启为期九天的夏令营生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助理传播官员孟珺透露,熊猫电站已经引起了广泛兴趣,本届夏令营有逾300人报名,对不少青少年只能“忍痛割爱”。
熊猫电站的创意者李恩童(Ada)也是本届夏令营的营长,她称,大同熊猫电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潜力,自己将和营员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经验传授,带动身边人和下一代参与到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
据了解,未来,大同熊猫电站配套的夏令营基地将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气候领袖培养基地,联合国将与熊猫绿能共同推动青少年对绿色能源、气候变化等社会问题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创新与领导能力,使广大青少年成为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行者。
采访当天,一名来自大同二中的13岁青少年参观者邢依璐对记者说,来之前,觉得熊猫电站应该是很小巧的,来以后觉得很壮观,应该会对环境起到不小的影响,回到学校后将会向同学传递所见所闻。
今年5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熊猫电站项目正式纳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地项目。
据了解,此次落成的大同熊猫一期电站装机容量50MW。外形设计由一对幼年的熊猫宝宝组成,未来二期还将继续建设一对熊猫爸爸妈妈,共同组成美满的熊猫家庭。
(实习编辑: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