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题创作,吸引了相当多数量的作家的热情投入,盛况空前。与此同时,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少有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创作竞赛。现在看来,在长篇小说领域,还是著名作家出手的作品质量更高,影响更大,这是由于小说写作的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养成,也由于许多著名作家经历过乡土小说创作的长期实践。王松的《暖夏》同样证明了这一点。翻开《暖夏》,仅从语言的质地上即可看出作者平素积累的功力。小说中金永年对张少山说:“你这嘴不是嘴,配上牙就能切菜”,张少山对金尾巴说:“他现在,穷得尿尿都不臊了,赔你个屁”——有这种成色的语言作铺垫,无疑使文本充满阅读趣味。
《暖夏》没有直奔主题而忽视文学性,这是它很大的成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们,都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出了贡献,表现出作品鲜明的主题性,但这些人物又完全保持了生活的质感,动机的坚实,情绪的自然,透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他们是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身不由己地卷入时代浪潮,改变了自己,适应着时代。小说没有渲染规模化的扶贫,重在一点点展现人的精神蜕变,人在心气上的变化,过程缓慢而执著,细腻地发掘出实现乡村振兴的持久原动力。作品开首只是日常化的叙事,结局处并无轰轰烈烈、改天换地的场面,但其中根本的改观已经发生了,那就是人变得不一样了。东金家旺村的未来开始显得无可估量,因为村里已经有张少山、二泉、金尾巴、茂根这些人忙碌的身影。王松写乡村振兴,是能够抓住根本的。
《暖夏》把主要笔力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张少山为村支书,是推动者,作用很大,缺他不可,但写得并不过分。他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都表现得恰如其分。他虽然会说相声,嘴巴跟得上,但为人朴实,进城给公家办事时,靠老婆麻脸女人偷岳父的300块钱带在身上,还自带干粮,饿了在饭铺花一块钱买碗热汤就着馒头充饥。这种乡村基层干部形象,亲切随和,平易普通,来得格外真切,使读者一下子喜欢上他。
小说里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青年农民金尾巴,这个人物的面目前后变化最大,经历最曲折,也最具有典型意义。故事开始时,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本是最不争气的,其中便包括金尾巴。他带着一伙人逮鱼,危害到大堤的安全,带响器班子吹拉弹唱,在喜宴上吹出丧殡曲调,值班时酗酒,造成锅炉爆炸,后来没脸在村里待下去,去了天津。但再回到村里时,改换身姿,搞起了蔬菜大棚,成功盈利,带动起村里不少人,又提出把养猪场、饲料场、养殖业等统一起来,建立一个联合体,形势越搞越大。他的变化不是来自张少山的思想工作,而是与在外面谈起恋爱有关。他在天津追求一个卖大葱的姑娘,姑娘会种菜,跟他回村后,帮他做起了大棚。姑娘的父亲则是一位成功的农业企业家,先是看不起他,坚决反对女儿与他相好,他一气之下将姑娘父亲发展蔬菜养殖业的一套理念学到手,带回了村里。他的改变来得偶然,又来得必然,缘起于受到时代和生活的感召,也缘起于走出家门接触到先进的经营方式,使他演化为新时代的新人。应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是作品演绎中最具有说服力的部分,讲述出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对个体人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改造。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正在于人的解放和人的改变。
小说中的“铁三角”是村里的三个青年人,他们皆有爱情经历,而小说中对爱情书写的把持相当老练,避免占用过大篇幅,比较紧密地配合了主题的发挥。尤其对于二泉和金桐两人的感情书写,不落俗套。他们之间不是男追女,倒是女追男。学生时代金桐向二泉示好,二泉没有上心,现在金桐在西金家旺村把养猪场办得风风火火,二泉在东金家旺村羡慕,去向金桐学习,两个村子又存在竞争关系,金桐便处处为难二泉,而私下里又不动声色地帮衬二泉。这过程里,他们分别饲养的两只猪也情深意笃,难舍难分,为两人的感情烘托出异样氛围。无疑,此书中王松的爱情描写是独特的,给人留下颇深印象。长篇创作中,爱情书写是普遍存在和难以回避的,这使作家间在爱情书写上也形成一种竞赛,考验着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点上,王松不输任何同行。
《暖夏》是一部体现王松创作实力的作品。(胡平)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