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爱国工程 >爱国人物>正文

她曾是留守儿童 回乡支教带去“爱的拥抱”

2021-07-30 11:19 来源:广州日报

  陈伟玲与学生们进行“爱的拥抱”。

  2020年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陈伟玲是茂名市高州人,今年7月,她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在茂名化州文楼镇那楼小学支教的生活。这位曾经的乡村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乡村三尺讲台上的支教老师,以自己的热爱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灵,催开一朵朵希望之花。

  “我当了10年留守儿童”

  陈伟玲出生在茂名高州的农村,1岁刚学会走路时,她的父母就去外地打工,小伟玲做了10年的留守儿童。小时候,陈伟玲就对影像资料里的希望小学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群很年轻的哥哥姐姐,他们青春阳光,给乡村带去希望。去年大学毕业后,陈伟玲听闻了广东团省委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她就毅然报了名。她想成为小时候自己崇拜的“超级英雄”,为和自己一样的乡村孩子带去温暖。

  让全校孩子都学会舞蹈

  那楼小学位于文楼镇那楼村,村里的大人几乎都外出打工,通常都是老人们在家里照顾孩子。学校安排陈伟玲负责三年一班的英语兼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是至关重要的,陈伟玲连夜备课,希望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在备课的时候,我给所有孩子先起了一个英文名,便于教学的开展。”通过小组竞赛、个人竞技、角色扮演、击鼓传球等游戏方式,陈伟玲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那楼小学较难招到老师,陈伟玲在大学时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因此她除了是英语老师,还是孩子们的音乐、舞蹈以及体育老师。她带着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做律动,跟着音乐玩反应游戏,校园里从此被悦耳动听的歌声环绕。“一年来,全校338个孩子都学会了3支舞蹈,他们从一开始的腼腆到主动表现自己,一点一滴地进步。”

  与学生约定“爱的拥抱”

  那楼村是广东省扶贫村,留守儿童数目较多,而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数目也不少。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陈伟玲,去年10月份,她与班里的孩子约定,每周五都要有“爱的拥抱”。“我让孩子们感受爱,学会表达爱,希望孩子们在拥抱的那一刻感受到温暖,长大后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陈伟玲说。

  在为期一年的教学生活中,陈伟玲一直把“三一班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大家庭”这句话挂在嘴边,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每一次与犯错的孩子沟通,她都会蹲下来聆听孩子们的真实感受。通过不懈的努力,孩子们也在进步中带给陈伟玲感动。“有一次,我因为家里有急事请了一周的假,孩子们以为我生病了,写了许多爱心纸条祝我早日康复。”回校那一晚,她在宿舍门口看到这些小纸条,“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今年,陈伟玲获得了“化州市优秀志愿者”称号。她说:“选择到基层支教,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让点滴的付出汇聚成更强大的力量。”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