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漆壁画《长城颂》亮相党史馆
本报记者 王广燕
金秋的朝阳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长城如同巨龙般蜿蜒于群山之中,直入云海深处。在近日开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观众一走进序厅,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幅600平方米的巨幅漆壁画《长城颂》。它高15米,宽40米,专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量身定做,是迄今最大的一幅漆壁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文艺演出中,大屏幕上也出现了《长城颂》的壮美画面。这幅漆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幅作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程向军教授带领50余人的团队,历时约一年创作完成。程向军近日接受本报采访,讲述《长城颂》的诞生故事。
20余次修改描绘壮美长城
在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是观众走入展馆的第一个空间,在这里悬挂的壁画意义特殊。为此,早在两年前,中宣部就曾通过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全国各地美术名家、美术院校和专业画院的艺术工作者征集画稿,后来又在2020年4月初,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设计壁画画稿。
这项重大的创作任务是命题创作,要求以长城为主题,各绘画艺术门类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共出了三十多个方案,经过反复评选后,程向军的方案脱颖而出。得知初稿入围,程向军心情非常激动,“中国漆画终于有机会在殿堂级的空间里展现它的魅力,我作为长期从事漆画创作的艺术家,有责任和义务完成好这项艰巨的创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程向军多次前往长城实地考察,但在考察后,他却放弃了描绘景区管委会推荐的长城著名景点,“因为这些景点非常出名,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我们要塑造的是非写实的长城,也就是表现出心中的长城。”在一次又一次地考察后,他将长城不同角度的美铭记在心里,笔下的创作不再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画面。
从最初方案到最后完成,《长城颂》画稿经历了20余次修改。“很多细节都反复推敲,绘制过程中我的压力非常大,有时候累到吃饭时睡着,团队成员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程向军介绍,最终的《长城颂》画稿采用中国绘画鸟瞰式构图,画面分成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由古松及明长城烽火台、山石造型构成,中远景由绵延不断的群山构成,以表现长城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的雄姿。山中溪水汇聚成河流,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渊远流长。
首次用铝蜂窝板做胎板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高23米,《长城颂》画幅需要达到600平方米,如此大尺幅的作品,给创作和安装都带来了一系列考验。程向军采取了以100块画板组成整个画面的方式,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壁画的创作场地是一个四百平方米的室内车间,由于画幅过大,采用了局部完成的方式,直到最后上墙安装完,我才第一次看到整幅画的完整效果。”程向军说道。在画稿构思之初,考虑到壁画正对玻璃幕墙,容易产生反光,为了避免室内眩光干扰壁画欣赏,主创团队采用了大量材料肌理将光滑的漆面眩光分散。
《长城颂》的创作中,还有一项国内首创工艺。传统漆板由于是由木胎制成,尺寸误差较大,材料稳定性不好,易变形,经过多道髹漆工艺制成的胎板自重较重,不利于防火,安装也很困难。为解决这一工艺难点,创作初期,程向军大胆构想,通过国内专家技术论证决定选用铝蜂窝板作为壁画胎板,这也是在国内漆壁画中首次选用铝蜂窝板做壁画胎板。“铝蜂窝板不仅减轻了墙体负荷,不易变形,而且误差小,能使画面整体平整。”
这幅巨幅画作的安装,也处处体现了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从创作场地到壁画安装地点大概七公里路程,安装团队选择了三个路线,对红绿灯的数量,颠簸指数都进行了详细测试,以减少摩擦。嵌入式的安装拼接规整,让观众从侧面观看画面时看到的也是平整的。
生逢其时展现漆画艺术魅力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很感激这个时代,让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漆画登上国家级殿堂,这体现出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程向军说,多年来,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对漆画的创作及普及做了很多工作,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漆画课程,对艺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程向军早年师从著名漆画家乔十光先生,数十年来创作成果丰硕,曾在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家级美术机构举办30多场次个人作品展。他的漆画作品中不仅有深厚的中国漆画艺术底蕴,同时也注重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使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在《长城颂》里,他将传统漆艺中的朱砂颜料,与中国画里的以线造型等技法进行了结合,体现出不拘于传统的创新精神。
“《长城颂》是中国漆画艺术魅力展现,是我们向党的百年生日的献礼。”程向军说,希望以这幅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展现祖国的壮丽河山,体现民族精神与文化遗产,向所有来到党史馆的观众展现中国漆画的风采。供图/《长城颂》创作团队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