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七星关区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见习记者 陈 曦摄)
走进七星关区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群山环绕,树木郁郁葱葱,林中游人如织,周边的农家乐内菜香四溢,一派美好景象。
拱拢坪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七星关区西南部,毗邻326国道和毕威高速,且位于川滇黔旅游环线上,距毕节城区41公里。景区面积共1718公顷,森林覆盖率95%以上。景区林海壮阔,森林类型多样,景观绚丽多彩,区域环境质量、大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均为优等,素有“避暑胜地、森林氧吧”之美誉。景区内岩溶地貌发育较好,山溪泉瀑多姿多彩,地文景观奇态神异,被誉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近年来,七星关区文广旅局依托七星关区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抢抓七星关区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机遇,大力实施“文旅兴区”战略,着力形成事业与产业相统筹、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让文化更好地走向“远方”,让旅游更有诗意。
2020年以来,七星关区文广旅局成功申报2家5星级农家乐(德溪街道千水岩农庄、何官屯镇柳家炷烽山庄),1家甲级旅游村寨(对坡镇法泥村),2家3A级旅游景区(七星关同心文化景区、七星关南山景区)。七星关区同心文化旅游景区获批成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单位。此外,七星关区还完成百度地图标注 66 座旅游厕所,标注率 100%,排名全市第一,成功挂牌 55 座旅游厕所。同时,支持受损严重的旅行社、旅游运输车队(公司)、星级旅游饭店、旅游商品企业等困难文旅企业加快恢复发展,有效助力七星关区旅游全面发展。
2020年,七星关区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成功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拟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同心步行街被评选为“贵州夜间文旅集散中心”“流光溢彩夜贵州”,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带动下,全区旅游发展步入新征程。
站在七星关区南山公园的观景台上举目远眺,四面青山环绕,城中车水马龙,碧阳湖畔游人如织,一幅崭新的城市美景。
截至今年4月,七星关区共有1143个旅游资源点。其中,一级旅游资源 504 个、二级旅游资源 184 个、未定级旅游资源410个,共开发(含正在开发)53个,其中二级17个、一级25个、未定级11个。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18.95万人,实现总收入23.99亿元。根据2021年全省旅游项目调度情况,将七星关区同心休闲街项目、七星关区“绝壁天渠”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七星关区天鹅堡广场项目等纳入四化项目,力争在短时间内将未全面完善的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在旅游安全方面,七星关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以来,检查小组到七星关区内的25家旅行社、4家星级酒店、6家A级旅游景区、2家旅游车队开展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共出动61车次,185人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隐患整改率达100%。
七星关区文广旅局副局长周玉静说,围绕区委“11346”工作思路,七星关区还将下大力气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构建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立足“一河百园”城市生态功能网布局,以七星关城区为引领,整合飞雄机场、毕节高铁站、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毕威高速、毕镇高速、绕城高速等资源,打造集住宿、餐饮、购物、咨询、智慧平台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力争申报成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构建“一城两廊四组团”的全景旅游空间格局,打造南部新区、碧阳、天河、同心、南关桥等7大商业街区,连同金海湖景区景点打造“七星关——金海湖旅游集散项目”,将七星关区打造成“毕节旅游大客厅”。
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加快提质改造毕节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丰富景区业态,巩固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果。做好“绝壁天渠”保护与开发,将“绝壁天渠”打造成集党性教育、文化传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依托区内温泉资源,打造大新桥温泉小镇、十八温泉康养区、热水田温泉旅游区。提质改造同心商业步行街,丰富旅游业态,做活夜间经济。加强对 6 家 A 级景区文化挖掘力度,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现有星级酒店服务质量,新增培育一批优质酒店。
丰富城市旅游新内涵。继续推进“七星捧月”中心城市规划布局,依托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烈士陵园等,打造天河沿线古街道,形成红色文化街区;打造阿市中寨、三官彝寨、雄噶苗寨、大南山苗寨等民族村寨,形成民族风情联动发展廊;打造同心城市公园、朱昌双堰同心广场,完善同心文化旅游业态;打造海子街古城、天河路古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同时,持续巩固倒天河城市综合治理成效,将沿线天河公园、沙帽山公园、北镇关公园连片打造成3A级景区;虎踞山公园、阳山公园、南山公园连片打造成3A级景区;德溪公园、德溪植物园连片打造成3A级景区。在区内新建成一批星级旅游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创新旅行社经营模式,加快建成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相适应的配套设施。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一带百村”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建设,培育全国、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以七星关区鸭池镇青湾社区、朱昌镇双堰村、碧海街道砂锅寨社区作为示范,按照“合作社+公司+社会资本+能人带动+农户”的模式,撬动城区旅游经济。抓住乡村振兴契机,打造碧海十里城市田园、林口原生态康养度假中心、橙满园等乡村旅游点。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带动城区居民周边游,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功能。
打造全域旅游新品牌。大力发展蜡染、刺绣、毕节大曲等系列旅游商品,创新改革地方特色美食(餐饮)和民族手工艺品。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在重点景区景点、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重点区域设立七星关区绿色农产品、旅游商品销售专区、专店或专柜,鼓励酒店、农家乐等旅游餐饮场所积极采购本地农副产品。每年开展“游客喜爱的七星关区旅游商品”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质量高、特色足、设计新的精品品牌,吸引更多文化旅游商品公司入驻七星关区,增强文化旅游商品实力。将优秀的旅游农特商品、文化旅游商品在省内外旅游推介会、网络平台、电商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综合效益,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壮大七星关区旅游商品品种,使七星关区旅游商品产业化,打造全域旅游新品牌。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