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清河驿乡官路徐村的塑料大棚座座相连,大棚内黄花盛开,一片金黄。塑料大棚内种的是芦荟,芦荟属“稀有珍品”平常少见,像这样大面积、大规模的芦荟基地,全国罕见。
芦荟基地是张义枫创建的,面积千亩。芦荟种植给张义枫带来收入8000万元,带动了10多户村民也种植芦荟增加了收入。芦荟是人工密集型种植植物,芦荟种植间苗、拔草、采摘叶花、收获芦荟,每天可让当地贫困户、老年人、妇女等千人,到芦荟基地劳动,每天每人可挣百元。
2016年底,张义枫信心百倍地回到清河驿乡,决心创办芦荟种植基地,把老区和当地的农民都带富。他把计划向乡党委、乡政府作了回报,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和大力支持。张义枫利用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党的优惠政策,2017年初,以每亩1500元的高价,流转以贫困户为主的土地1000亩,建立了芦荟种植基地,注册西华县义枫芦荟种植家庭农场。张义枫筹集、借贷500多万元,建高质量的塑料大棚,育苗栽种芦荟。芦荟有小到大,茁壮成长,屈指数来,3年有余。现在芦荟开枝散叶,金花满身,日献“金”夜增“银”,每年他卖芦荟收入8000多万元。
张义枫从网上看到,芦荟花茶售价昂贵,且受消费者欢迎。而张义枫的芦荟花一年四季四开花,每次花开花落,白白浪费。去年,张义枫雇用村民把芦荟花采摘下来,他用5千多元购买了一台烘干机,实验着烘烤芦荟花茶。他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去年以来,他实验达数百次,仅芦荟花就浪费万余斤,价值百万元。今年3月,他烘烤的芦荟花茶基本成功,味香.味美,唯有颜色欠佳。他又花费了8万多元,购买了一台大型烘干机,再次烘烤芦荟花茶,达到香、味、色俱佳,比晾晒的芦荟花茶,质量要高出许多,售价每斤1680元。因他的芦荟花茶色像“黄金”,张义枫为该茶取名“黄金茶”,注册商标西华县义枫金穗芦荟花茶。
乡党委书记张文磊说,从张义枫这几年种植芦荟的经验看,种植芦荟是优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措施,我们乡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支持引导更多村民种植芦荟,使芦荟成为老区一项重要的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功、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程东建 彭世繁)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