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小康社会>正文

休宁榆村:养猪户走上原位发酵床生态养殖路

2021-04-28 15:01 来源:《祖国》杂志

  在安徽省休宁县榆村乡郑湾村下坑组周国文生猪养殖场,来自县畜牧水产中心的高级兽医师刘峻及两位同行一起,从4月23日上午9点开始,给该户手把手指导原位发酵床的制作办法,一直忙活下午2点,才将发酵床做好。至此,周国文期盼多时的愿望即将实现,由此开启生态环保养殖生猪之路。


  据悉,今年52岁的周国文原是该村贫困户,靠党的扶贫政策脱了贫,并于前几年开始生猪养殖。因生猪市场好,他去年养殖了40头,收益可观,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再次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存栏就有50余头。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加之还是传统养殖方式,困扰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来粪便处理花费人力大,每天都需清理。二来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村民有意见,加之环保抓得严,有压力。三是时刻担心生猪患病,提心吊胆。他十分想寻找一种好的养殖方法,就是既省力又无污染且还能少生病的养殖模式,但始终没能找到,很伤脑筋。

  去年9月的一天,“跟着劳模去扶贫”畜禽养殖培训活动走进榆村乡,他听了刘俊医师的养殖培训课,讲到目前休宁已在部分乡镇养殖户开始生态养殖模式--原位发酵床法养殖试点,这让他如获至宝,大开眼界。在互动交流时,周国文就迫不及待与刘医师讲了想试一试这种新养殖方法,在他的邀请下,刘医师还深入他家养殖场察看生猪养殖情况,针对他家的条件且意愿强烈,当场承诺明年开春时到他家帮助指导原位发酵床养殖新方法。周国文非常高兴,按照刘医师的吩咐,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着手准备些必要的养殖材料,等候刘医师的到来。


  4月23日上午,刘俊医师如期而至,这可让周国文兴奋不已,又是泡茶又是让座,待为上宾。但刘医师一刻也没歇息,到场就和同事一起投入原位发酵床制作中去。
  在近20平米猪舍内,刘医师等三人在周国文的配合下,将备好的稻壳、玉米秸秆倒入坑内,约铺设30公分,表面浇水后喷洒一定量的发酵菌……,连续19个流程,整个制作过程持续了近半天才结束,弄的是满头大汗。
  刘医师过后告诉周国文,发酵床制作好后,第二天观察40公分处是否有热量,若有,3-4天就可放入小猪饲养了。考虑到这是该乡第一家试点,刘医师遂将1千元的发酵床菌种无偿赠送使用,还特意将原位发酵床制作方法和后期维护注意事项打印好交给周国文,细致的服务和耐心的讲解,让他非常感动。
  据了解,原位发酵床指的是在传统的养殖基础上,圈舍下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垫料(锯末、稻壳等),畜禽直接生活在垫料床上,粪便自动分解,提高畜禽免疫能力,无需人工清粪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
  周国文兴奋地说:“非常感谢刘医师几位的辛勤指导,让我收获很多。这种新办法养猪,关键是投入成本不大,都承担得起,一年投资三年收益,三年猪粪不用管,三年过后还能作肥料,不用每天清理,省力无气味又环保,等这个猪舍试验成功了再做几个,全面铺开。”他对生态环保养殖信心十足。
  当天,该村一些养猪户听说也到场观摩学习, 都纷纷表示,一旦试验成功,都会着手实施这种新的养殖办法,以此解决传统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都十分地期待着。
  周国文是该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信通过几年原位发酵床养殖法的试验实践和广泛推广,必将对该乡畜禽养殖业带来新的希望,前景广阔。(叶天寿 程东建 谢源)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