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小红象,健康行,疫情防控我先行,垃圾分类勤宣传,清洁家园看行动,文明引导常开展,共建共享显真情!”这是一段流传在河南省郑州市“绿城小红象”志愿者中的顺口溜。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成为无数“绿城小红象”的行为准则。
“疫情防控常态化了,思想上的弦儿可不能松,‘一戴二勤三减少’,这个经咱可得念好!”日前,在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王立砦社区,全国最美疫情防控志愿者井长安正在跟邻居们念叨着郑州“常态防疫一二三”。
井长安所在社区的18个楼院全是无主管楼院,去年疫情暴发初期,在“绿城小红象”的感召下,52岁的井长安勇敢地站了出来,组建了一支“老邻居”志愿服务队。240余名“老邻居”齐上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社会管控措施、全面摸排社区居民情况、卡口执勤、测量体温、代购物品,能帮尽帮、能帮快帮的志愿服务受到交口称赞。
今年,除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外,“老邻居”还把工作重点转向了治理社区脏乱差,社区道路上惹眼的垃圾清走了,楼院墙面上牛皮癣般的小广告有人定期铲除了,走街串巷宣传《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身影更多了。
“向好人好事致敬”,这是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路街道三棉西社区的听障老人李奶奶,用一块砖头在家门前的水泥地上写下的,以此向“绿城小红象”志愿者致敬。
原来,李奶奶的家在典型的老旧社区,没有物业管理。老人到院子里晒暖的时候,总有垃圾袋和扬尘飞来,闪躲不及就会“中招”。了解到这一情况,“绿城小红象”开始寻找异物飞来的原因。探访发现,“飘”来的袋子并不全是“随手丢”的,更多的是积存在单元出口房檐上的垃圾长期风化后随风下落。
于是,志愿者借来梯子,爬上房檐,用铁锨一锨一锨将死角里的垃圾一一清理出来,并在小区内开展文明行为引导。“这里是居民自己的家,有不文明行为的,经我们一说大都认可。我们还现场招募了好多名志愿者哩。”志愿者徐先生说。
在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荣华社区,一面面“志愿自助墙”格外引人注目。绿城社工志愿服务队队长陈骋说:“我们把街道每个社区的空闲墙面都变成了自助墙,实现了志愿者的‘自助指导、自行签到、自取工具、自主服务’,让居民不出楼院随时随地做志愿者成为现实。这样的自助墙已经设置100多个了!”
自助墙成为线上线下联动的志愿服务平台,更让乐于奉献的居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在今天的南阳新村,全面覆盖的“街道—社区—网格—楼院—楼组—门栋”六级志愿服务体系运转顺畅,111支楼院“绿城小红象”志愿服务队伍孵化成功, 4619名居民通过志愿服务为社区自治贡献力量。
接地气、顺民意的志愿服务才是人民所需。“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项目实施以来,志愿者紧盯老旧社区积存垃圾、卫生死角、黑臭积水、违规停车等问题,尽己所能,消除顽疾。7年多的时间里,“小红象”团结带领志愿者走进1100余个无主管无物业楼院开展志愿服务,帮助217个无主管无物业楼院建立了以热心居民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用群众力量激发老旧楼院的“青春”与“活力”,推动形成从“无人管”到“大家管”的可喜局面。
谈起“小红象”名称的由来,志愿者们总是骄傲地说:“‘象’是我们河南的代表,‘红’是我们奉献的底色,‘小’寓意着我们志愿者永远年轻!”日前,郑州市“绿城使者”文明实践行启动,“绿城小红象”志愿者在955个社区“绿城使者”志愿服务站开展活动,成为全市文明实践的亮丽风景。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