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晨光中的金山岭长城。
王立群摄 (新华社发) 图② 山海关古城。 王金磊摄 (中经视觉)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冬日的山海关古城,别有一番静谧肃穆的景象。城墙脚下的人家,青砖素瓦交相辉映,居民区与壮丽的关城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自然古朴的人文风貌画卷。 河北现存不同时期的长城2498.54公里,是国内长城资源保存最完整、长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段之一。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山海关古城遗址保护提升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预计今年夏天将完成古城风貌、人文景观、商业环境以及管廊管线等基础设施的修护和建设。 “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北已建立了45个项目、总投资额287.4亿元的省级规划重点项目库。”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介绍说,目前,长城河北段已落实资金52.11亿元,已开工项目25个,太子城遗址保护和利用、可阅读长城数字云平台一期等项目已基本竣工,金山岭文旅融合示范区提升等标志性项目建设任务过半,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配套工程已启动建设。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古老的长城将再展雄姿,焕发新时代风采,向世界讲述精彩的长城故事。 从立制到立法—— 为古城墙筑牢保护网 位于河北保定市涞源县的乌龙沟长城,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988年以来,当地人李凤鸣一直守护着这段长城。2015年,他的儿子李勇接替父亲成为了“长城保护员”。 “每巡查一次长城,平均要用5个小时,平时只能带上一些水,吃饭、休息也没个准点。”如今,李勇父子所在的唐子沟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乡亲们相继告别世代居住的山村,而李勇则一个人留下来,继续坚持守护长城。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城保护新模式在河北由来已久。2003年,秦皇岛市抚宁区探索建立了“长城保护员”机制,将境内的长城分成18段,由18位农民分段巡护。2006年,长城保护员制度被写入国务院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河北将做实保护传承工程,实施长城本体保护修缮、监测预警等重大项目,建设长城文化博物馆、太子城遗址公园等标志性展示载体,夯实长城保护根基。此外,河北将做好长城周边旅游景区、建筑物整体风貌设计,确保与长城遗址遗存协调匹配。 不久之后,河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进入立法保护新阶段。据了解,《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将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立法。其中,科学划定了840平方公里的管控保护区,持续完善长城本体及周边管控措施。 与长城结缘数十年的李勇一直关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对于长城保护有巨大的意义,也将带动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作为守护长城的一员,我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文物古迹到文化名片—— 为古地标赋予新内涵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的规划设计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 “我们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等统筹推进。”那书晨介绍说,河北省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率先编制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沿燕山、太行山脉串连起“两带、四段、多点”的空间布局和展示体系。 在体现“万里长城”整体辨识度的基础上,河北突出以“众志成城·雄关天下”山海关、“坚韧自强·金山独秀”金山岭、“和平开放·大好河山”大境门、“自信自强·冬奥胜景”崇礼4个长城重点段为引领,精心构筑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长城文化地标、文化名片,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按照规划,我们将依托角山风景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并围绕这一核心,集中在山海关古城北部片区打造长城文化产业园,实施长城主体修缮、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书记赵志勇介绍说,这些项目与博物馆主体建设都将在今年开工。 记者了解到,新建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占地106亩,规划了中国长城文化陈列展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展厅、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长城研究室、长城志愿者活动室等项目,人们可以从中体验到2000多年长城历史文化民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全貌,形成集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于一体的长城文化展示基地。 为活化传承长城文化,河北省还策划推出了“长城脚下话非遗”特色节庆、“长城人家”主题民宿、“冀游长城”经典线路、“冀忆长城”文创产品、“长城味道”特色美食等。同时,河北深入挖掘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山海关保卫战、冀东抗日根据地等沿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长城”文化品牌。 从保护展示到文旅融合—— 让“活化石”展现新风貌 秦皇岛长城遗存丰富,保存完好,集滨海长城、平原长城、高山长城等于一身。漫步在长城古道,近可观山,远可看海,是山海关独有的旅游体验。 自1952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下,山海关对长城进行了70多次维护和修缮,但仍有一些断点,如何将断点连通,打造一条贯通流畅的长城风景线展示带呢? “我们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长城的断点与豁口连缀起来,通过夜晚亮化勾勒出逶迤长城的美丽身姿,并在长城沿线两侧设置旅游步道、骑行道,让人们在领略雄伟关城的同时,住在长城脚下,享受休闲度假生活。”赵志勇说,长城风景道将把山海关长城旅游的“点状发展”提升为“带状发展”,立体多维全方位释放长城承载的历史文化气息,让“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同时,山海关区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探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镇协同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的长城区域发展的新路子和世界遗产地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打造一个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旅体验空间。 数字再现工程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内容,为此,河北省打造了可阅读长城数字云平台,在全国长城沿线省份中率先推出可观看、可阅读、可体验、可感悟、可游购的长城公共文化线上互动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长城”。 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云长城河北”,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首页、观长城、读长城和游长城四个板块,该平台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VR全景、手绘地图、数字建模、智能导览等功能一键触达,实时展示长城重要点段及周边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非遗民俗、诗词歌赋及食宿住行等内容。目前,该平台共归纳收录了80余万字的文字内容、3000余张图片资料。 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板厂峪长城景区,被文物专家誉为“明代长城活化石”,在这段长城脚下,考古发现的200多座砖窑群是古长城建设的重要文物。 目前,海港区文物保护单位对发掘出来的砖窑群做了简单保护,部分向游人开放。未来,海港区将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于砖窑群建设板厂峪长城窑址群博物馆,利用AR、VR、人工智能和高科技方式,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区。 那书晨表示,为持续放大文旅融合发展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实现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河北建设和提升了金山岭长城、白羊峪长城、崇礼太舞四季小镇等一批景区和度假区,培育文化演艺、冰雪温泉、康养体育、研学旅行等一批新业态产品,并打造了22个文旅融合示范区和系列传统利用区,彰显长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