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行业模范>正文

科学家黄大年:壮士报国归,赢得三春晖

2017-07-27 20:05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深情追思“还原”有血有肉的“拼命黄郎”——中国科协召开科技界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命运与祖国相连、与大地相依,生命才会长青。
    7月11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科技界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10多位生前好友和密切“战友”,深情追思与这位“兄弟”相处共事的一幕幕,“还原”一位为国担当的战略科学家、一个有血有肉的身边人。
    彻彻底底的“裸归”
    学大年,学什么?
    黄大年最鲜明的个性和最打动人的精神是什么?
    座谈会上,科技界代表不约而同聚焦大年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说,我们要把黄大年的报国精神化作科技工作者的魂。有了它,我们就有无往而不胜的信心和攻无不克的勇气,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跻身世界科技前沿,解决我国从大到强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二年,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刘财,把相关材料发给远在英伦的大年。
    母校的召唤激活了大年那颗漂泊18年的赤子心。“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他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原院长董树文研究员说,大年从剑桥回来时,电脑也没有,东西都记在他的脑子里。
    壮士报国归,赢得三春晖。
    “大年为知识分子、海归树立了榜样。他实心实意、脚踏实地回到祖国的土地上,而不是一只脚在大陆,一只脚在外边。他一回国就投入工作,短时间就作出卓越成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刘嘉麒说。
    没有论文的“千人”
    与会的多位科学家,在黄大年归国后一直与他在深探项目合作。大家说,总是不愿意回顾,回顾以后总是要难受很长时间。
    董树文说,大年是个奇才,一个没有论文的“千人”专家。大家都说发了多少篇文章,大年是没有论文的科学家。评他的时候就意识到,他一定是搞军工,搞技术的。后来一问,他搞重力梯度仪。
    有国外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美国人管这个叫地球重力武器,对中国是绝对封锁的,探测深度很大。比如在阿富汗战场上,重力梯度技术可以找到所有的洞。”董树文说。这种尖端技术,就像在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安装“千里眼”,能看穿地下每一个角落。
    从移动平台、探测设备两条路线加速推进,创设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启动“重载荷智能化物探专用无人直升机研制”课题……黄大年一头扎进工作中,7年间三分之一时间在出差,常常坐午夜航班,人送绰号“拼命黄郎”。
    就是凭着这股对科研的“痴迷”,黄大年率领团队使我国在这一项目的数据获取能力和精度与国际的研发速度至少缩短了10年,算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年全身心把自己所学,奉献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祖国的深海、深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说。
    “我们学习大年,学习他自觉把毕生的追求融入我国发展的事业中,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示范者,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筑梦者。”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
    58岁,他走得太年轻了
    “大年1958年出生的,走得太年轻了。”清华大学前沿高分子研究中心主任危岩说,“当时不知道大年身体那么差,常说他壮得跟牛一样。”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杨志刚是大年多年的好友。“那日凌晨听说他走了,大家很难相信。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这么好的一个人,这么有工作能力的一个人,已经作出而且还在作贡献的人突然就没了。”
    “我来座谈会,想表达一份感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成善说,“我年龄偏大,作为老大哥从来没有提醒过他注意身体。他最后一次生病是到成都讨论项目,他半夜赶到,却没能来开会,到医院一检查马上送回长春抢救。”
    声声惋惜,发自肺腑。
    大家呼吁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挑大梁、担大任的“拼命黄郎”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万卫星说,五六十岁这个年龄的科学家非常珍惜国家给我们科学研究的机会,都比较拼。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争取为国家、为科学事业多工作十年二十年。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29年前,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

    大地深处,生命永远在回响,为实现中国梦的科学探索永不停息!(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责任编辑:周金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