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尔兰母婴之家调查委员会发布一份近3000页的报告,曝光了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在爱尔兰18个母婴之家中,9000个婴儿离奇死亡的事件。这份报告称,在长达70多年时间里,这些母婴之家由教会运营,未婚怀孕的女性被强制送到母婴之家秘密分娩,她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虐待。 在爱尔兰历史上,社会氛围保守,未婚母亲受到极大歧视。20世纪2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未婚母亲生育问题,一些宗教团体开始建造母婴之家。在母婴之家中,修女是受过训练的护士和助产士。未婚单身妇女怀孕后会被送到母婴之家分娩。地方政府根据母婴之家中未婚母亲和婴儿的数量,按人数每周付给修女1爱尔兰镑。未婚母亲需要在母婴之家住上一年,为修女无偿劳动,以偿还修女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对累犯的惩罚,一些两次未婚分娩的母亲会被直接送到洗衣店劳作。在分娩后一年,母亲离开母婴之家,而她们的孩子通常会被留下来,孩子们在母婴之家生活到被收养或者长大后被送往工业寄宿学校。报告称,母婴之家中存在一种“人口贩运”制度,其中“妇女和婴儿被认为只是一种贸易商品”。早在母婴之家运营之初,就有人抱怨被收养的孩子们受到压榨,母婴之家并没有尽心给孩子们寻找合适的收养家庭。 1944年,贝斯伯勒母婴之家的婴儿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82%。如此高的死亡率自然引起政府注意,为此政府派专员向贝斯伯勒母婴之家负责人询问此事。有媒体调查发现,事实上,从1939年3月31日到1944年12月5日,地方政府和公共卫生部检查员艾丽丝·利特斯特不断收到通知,贝斯伯勒母婴之家婴儿死亡人数众多,但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其他母婴之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如在贝瑟尼母婴之家里,1943年出生的婴儿中有62%的人在其生命第一年夭折;一名检查蒂厄姆母婴之家的官员在1947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个母婴之家的一些孩子营养不良,在接受检查的31名婴儿中,有12人“消瘦而且不健康”。然而,两年后,地方政府再派专员检查蒂厄姆母婴之家后却称,“该母婴之家一切都井井有条”。 调查报告还称,在母婴之家养育的所有儿童中,1/7的人没能活着离开那里,尽管当局知道母婴之家的高死亡率,但却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一些人的经历揭示了母婴之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1957年,奥沙利文出生在蒂厄姆母婴之家,她的母亲是一名16岁少女,母亲同一个来爱尔兰旅游的英国年轻人发生关系后怀孕。就像其他未婚母亲一样,奥沙利文的母亲在分娩一年后离开了母婴之家。后来,她决心把自己的孩子要回来,但修女们却说,她的孩子已经被送去美国。实际上,奥沙利文在10个月大的时候被安置到爱尔兰西南部另一个母婴之家,她因耳膜穿孔和慢性耳部感染住院,她最终被一个家庭收养,但母婴之家并没有告诉收养家庭她的耳朵有问题,也没有提供她的任何医疗信息。成年后的奥沙利文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自己的生母,她向地方当局寻求帮助,却屡屡碰壁。1990年,33岁的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在母婴之家,不仅婴儿遭受折磨,未婚母亲也不能幸免。菲洛米娜是个未婚母亲,她回忆说,她在母婴之家期间被剥夺了自由,遭受修女们的“暴行”,修女们每天都会跟这些未婚母亲说,她们要为自己的罪行赎罪,“痛苦是对滥交的惩罚”。 1975年,两个男孩在蒂厄姆母婴之家旧址玩耍时,在一个混凝土板下发现很多儿童骸骨。但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当局重视。不久之后,一位牧师到现场祈祷,骸骨才被重新埋葬。 随着时代的进步,母婴之家逐渐被历史所淘汰。1996年,爱尔兰最后一个母婴之家关闭,未婚女性生完孩子后可以回自己家中,不再遭到强制干涉。2012年,历史学家科利斯发表了一篇文章,披露796名儿童(其中大部分是婴儿)在蒂厄姆母婴之家死亡,而当地墓地只有其中两个孩子的名字。她的结论得到了一些当地人支持,他们回忆说,曾看到修女和工人在深夜埋葬尸体。经过科利斯等人两年的努力,2014年6月,爱尔兰政府终于宣布将对母婴之家儿童死亡展开调查。2015年2月,母婴之家调查委员会设立。【环球时报记者 候涛】
(责任编辑 李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