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训活动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战术演训中,为了便于组织、利于演练,通常选择常规战斗样式和规则地形环境,配置典型敌情,设置一般情况,参演部队战斗部署固定、行动完整顺畅,这对于掌握战斗全过程概貌、学会战斗一个完整过程的组织指挥很有必要。但未来战场是千变万化的,平时演训中缺失的非常规战斗样式、非典型敌情、不规则环境等才是战场的常态。因此,在战术演训中,应注重加强非典型战斗的研练,才能与实战贴得更近,锤炼部队适应未来复杂战场的作战能力。 注重非常规战斗样式的研练。部队在战术演习中,通常会结合使命任务、预定作战区域,选择典型战斗样式进行研练,这对于提高针对性作战能力毫无疑问是有益的。但囿于每年训练时间的限制,对于非典型战斗样式与行动,往往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未予以足够重视,出现战术研练的死角。未来作战中,常规战斗样式通常是部队承担的主要任务,但各种非常规、非典型战斗样式也不可避免。因此,在组织战术演训活动时,既要注重结合使命任务、敌情环境等,加强阵地攻防、城镇战斗、登陆战斗等典型战斗样式研练,注重丘陵地、山地、平原等常规地形上战斗课题研练,也要注重加强跨域控点、机动造势、搜剿清剿、反恐制乱、应急处突等非典型战斗样式的研练,注重水网稻田地、极寒高海拔地、雨林丛林地、地下建筑等非常规地形环境中战斗课题的研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方位战斗能力,适应未来作战的各种需求。 注重不规则环境敌情的研练。为了方便组织演练,战术演训活动中,演练地形环境的选择通常较为规则。进攻战斗选择易攻难守的地形,我方阵地、敌前沿阵地、纵深阵地界线分明,地形要点、强点、弱点一目了然;防御战斗选择易守难攻的地形,便于设置障碍、便于部署兵力火器;敌情设置也较为有规律,通常是成建制部署在规则的地形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指挥员掌握分析判断情况、排兵布阵的基本套路。然而实际作战中,作战地形大都错落无致、崎岖险要,敌情各色各样、毫无规则。沿用演习套路,往往很难适应战场真实情况。因此,在演练条件设置上,要注重选择非规则战场环境、设置非规则敌情部署。尤其要选择纵横交错、高低无序、大小不一的地形条件,设置非整建制、犬牙交错的敌情部署等,加强非典型战场环境与敌情下的战术研练,才能真实反映实战中复杂战场环境,提高部(分)队战场适应性。 注重无规律战斗部署的研练。大多数战术演习当中,为了便于指挥、便于行动演练,针对敌情与地形的规则性设置,我方战斗部署往往也较有规律性,演练中各级大都是按建制进行部署,战斗部署相对固定、僵化。实际上,未来作战敌情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部署可以应对所有的敌情和地形条件,形成战斗部署的思维定势后,往往会犯“马其诺防线”式的错误,难于适应千变万化的战场实际,甚至因模式固定为敌所知后被敌所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此,研练过程中,应引导指挥员针对不同的敌情和地形“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战斗部署方法,为形成有利战斗结构、达成战斗目的,需要编几个作战单元就编几个,打破按固定套路进行战斗部署的做法,把战术思想练活。 注重非顺畅战斗行动的研练。为了便于演练人员掌握战斗全过程、全要素景况,战术演习中,作战情况设置往往比较简单,保证参演部(分)队演练战备等级转进、机动、前沿战斗、纵深战斗一个完整的过程。且全过程战斗力量基本保持较为完整、受损不大,确保全要素指挥。实际作战中,这种顺畅的战斗行动往往不是常态,行动节奏被打乱、战斗序列被打散才是常态,作战力量不仅可能在前沿战斗中就已大幅受损受挫,甚至机动过程中就毁伤过半,而这些情况的处置更能锻炼指挥员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因此,在作战行动研练中,要多设置危局、险局,甚至是困局、残局,引导参演人员处置重大突发情况,学会在战斗行动受阻受挫、部署打乱、协同失调等情况下的指挥控制与行动组织,才能真正应对未来实战中可能发生的战场变局。(《解放军报》胡有才)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