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巩义市杜甫路,有一座园林式仿古建筑,它就是巩义市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现有藏品14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5570余件。馆藏珍品中有不少精美的瓷器,呈现了隋唐时期巩义窑的光彩。 巩义窑又称巩县窑,是古代巩义地区窑口的总称。巩义窑肇始于汉,发展于北魏,成熟于隋,鼎盛于唐,因工艺精湛、产品种类众多,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彩:流彩千年 “这件三彩鹅衔梅花杯,出自巩义黄冶三彩窑址,在造型、制作、施釉等方面都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堪称唐三彩中的精品。”巩义市博物馆讲解员李瑞瑞说。 此杯整体造型是一只曲颈回首的鹅,口衔一朵盛开的梅花。鹅背突起,鹅腹为椭圆形。通体施绿彩,鹅尾施黄绿相间的条状釉彩。鹅身两翼羽毛纹饰清晰,腹部有乳钉纹装饰。这件三彩杯造型别致,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凸显了工匠的巧思和技艺。它曾应邀前往东南亚巡回展览,在国际上赢得广泛的赞誉。 巩义被称为“唐三彩的故乡”,因黄冶窑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生产唐三彩的专业窑口,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因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创烧并盛行于唐代,被称为唐三彩。 白瓷:远走四方 一件光洁雅致的白釉瓷双龙尊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瓷尊两侧有龙形双耳,龙口衔尊沿,龙头、龙角、龙须刻划清晰,龙身卷曲成月牙状。通体施白釉,釉色温润。 郑州中州古陶瓷学会副会长陈孝峰介绍,白瓷又称白釉瓷,是在白色瓷胎上施一层含氧化铁很低的透明釉,经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釉面氧化还原后呈现出白色。 《唐书·地理志》称:“河南道贡瓷石之器,是其地本宜于陶也。”巩义地处浅山丘陵地区,蕴含丰富的高岭土和煤炭资源,是烧制陶瓷的理想之地。隋唐时期,巩义陶瓷烧造空前繁荣,产品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十里窑场,一片火光;巩义白瓷,远走四方。”说的就是隋唐时期巩义窑白瓷烧造盛况。 “唐巩义窑白瓷以素为美。现在流传下来的白瓷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受到国内外藏家的青睐。” 陈孝峰说。 绞胎:泥里开花 “巩义窑还生产一种新颖别致的绞胎器。它是用白、褐或白、灰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相间揉和成花色泥料,用来制坯。”陈孝峰介绍,绞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器绞胎,一种是器表绞胎装饰。绞胎纹理变化多样,有的组成图案,有的绞成自然纹样,或如木纹,或如鸟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朵朵鲜花,非常漂亮。 眼前这件绞胎裴家花枕,产于宋代,2015年在巩义出土。枕呈如意形,枕面略凹,前低后高。枕面双线框内贴饰两朵绞胎团花,团花之间贴饰绞胎如意纹,团花、如意纹周围皆戳印半圆与三角形组成的小花瓣,空余处戳印太阳纹。枕墙戳印太阳纹与圆圈纹。枕面、枕墙纹饰皆填褐彩,罩淡绿釉。细观这件瓷枕,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瓷枕底部刻有‘裴家花枕’四字,就是由裴家窑烧制的意思,这说明当时窑厂的窑工们已经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陈孝峰说。 青花:首开先河 “这件文物名叫蓝釉点彩水注,属于早期唐青花的一种。”李瑞瑞指着一件其貌不扬的瓷器说,“与精美的三彩杯相比,它显得拙朴、粗陋,但在巩义市博物馆里,没人忽视它的价值。”这件水注造型简洁,下腹以上以浅黄釉为底,点施蓝釉,下腹与圈足未施釉。 唐青花,是巩义窑在成熟的白瓷和唐三彩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借用白釉蓝彩的装饰技法创烧而成。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郭木森介绍,巩义窑唐代青花瓷开创了中国青花釉下彩装饰的先河,为元、明、清时期青花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青花的出现,比波斯的青花陶瓷早一个世纪,由此证明中国是青花瓷的最早产地,同时也证明了巩义窑的烧制工艺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郭木森说,巩义窑唐代地层中出土的青花碗、罐、水注等瓷器及残片,胎质坚硬,釉色纯净,色泽鲜艳,与扬州唐城遗址和“黑石号”唐代沉船上发现的青花瓷完全一致,证明巩义窑就是中国唐代青花瓷最早烧制地。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