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关注民生 >社会保障>正文

深汕帮扶:汾河村复耕撂荒地种出新希望

2020-12-07 10:25 来源:《祖国》杂志

  拨付专项资金补贴复耕复产、帮助完善水利设施、协调引进专业农业公司参与开荒复垦经营、联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领域专家对农作物生产给予专业指导……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汕尾市陆丰河西镇汾河村扶贫工作队全力帮扶贫困村复垦复耕撂荒地,巩固脱贫成果,让已经实现脱贫的村民后续发展得到可靠保障。


 复垦复耕撂荒地,建起农产品种植基地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在汾河村,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前,因为水利设施差、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营生,村里500多亩耕地已经撂荒12年。“两年前被派到汾河村扶贫时,只见这个村的田地里是杂草丛生,不少基本农田撂荒没有耕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派驻汾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廖玉学介绍说,经过实地走访、政府咨询、走进农户调查,廖玉学发现村里想耕种的农户要么因为水利设施不完善缺水而作罢,要么就是缺少劳动力,无力耕种。2010年左右,汾河村所依赖的水源漯河,被列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村里水利灌溉费用被取消,村委无力支撑日常抽水灌溉农作物的费用,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以至于该村之前建好的灌溉水渠被闲置、甚至遭到填埋,直接导致该村耕地闲置的情况愈加严重,久而久之,全村500多亩耕地便堂而皇之的撂荒12年。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派驻汾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廖玉学为村产农产品代言,助推销售。

  在廖玉学看来,帮扶村民摆脱贫困是基本要求,而助其长效发展才是根本。几年扶贫下来,在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助力汾河村摘掉贫困帽子的同时,引导村民复垦复耕撂荒地,恢复荒废12年之久的耕地生产,成为扶贫工作队巩固脱贫成果保证村民未来正常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水稻种植大户林飞腾,他家今秋收获稻谷超5000公斤。
  2020年开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的指导支持下,扶贫工作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抢抓季节,强力推进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时。对恢复生产的农户拨付专项资金补贴,并购买农机具和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分发,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在河西镇政府大力支持和统筹下,驻村扶贫工作队投资45万元引进“一镇一业”陆丰市农智汇农业专业公司入村开荒复垦复耕,目前已开垦撂荒地280多亩。多措并举,让荒废12年的耕地恢复了往日的功能。过去的撂荒地,种出了新希望,贫困村民林伟松开发了35亩撂荒地种植水稻,仅此一项家庭收入便增加两万多元。目前正值秋收时节,汾河村复耕复产种植的150多亩稻谷,收获8万多公斤,种植的逾100亩红薯,收成10多万公斤,还有芋头、花生和糯玉米等其他农作物,汾河村几百亩肥沃的田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是广东省定贫困村,村内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雨量丰沛,光热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村有耕地864亩,其中水田295亩,旱地569亩。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芝麻、大豆、玉米、蔬菜等,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产品销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陈青春(中)在汾河村指导玉米种植

  帮扶打通汾河村的农产品销路,让村民收入得到保障,是廖玉学驻村以来一直奋力而为的扶贫举措。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先后发动深圳的近30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单位采购的方式购买汾河村的农副产品,采购金额已达180余万元。今年3月,为克服新冠疫情对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廖玉学经过精心筹备,在“广东省扶贫”、“深圳扶贫合作”和“深汕帮扶”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为汾河村农产品代言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汾河村的优质红心大叶番薯在消费市场得到广泛传播,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累计两万多公斤。今年11月,又委托专业公司为汾河村搭建起农产品直销平台,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销售红心大叶番薯1万多公斤,建立起长效扶贫机制。


  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彬(左)在汾河村指导水稻种植

  畅通了农副产品销路,提升了农户种植热情,优种优育,专业指导,是巩固汾河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蒋锋(左二)在汾河村指导番薯种植
  2020年7月16日,廖玉学联系协调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6位专家,来到汾河村指导农业生产。专家们在农作物生产现场,向农户传授番薯、玉米、水稻的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知识,并根据汾河村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特质,量身定制农产品品种,帮助农户制定种植规划,激励农户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开展农产品种植,彻底摆脱贫困。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跨区域对口帮扶下,已经走出贫困的汾河村,正在着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文/易建成)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