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1月8日电 题:一个种粮大户的“惊”后之“喜”
管建涛、徐凯鑫、王鹤
轰隆隆、轰隆隆,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借助高速运转的传送带,滑进玉米架子……72岁的程显义正在院内和老伴儿、儿子一起忙活,把车内的玉米棒卸到传送带上。冷风吹过,三人身上反而因为忙碌透出几股热乎气。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程显义家院内,玉米通过传送带进入玉米架子(11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程显义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农民,今年种了100亩地。春种秋收是他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今年这个过程却格外难忘。
突发灾害让程显义“惊”出一身冷汗。“下半年几场台风和随之而来的强降雨对庄稼成长、收割都造成不小影响。”程显义说,第一场台风来时,玉米没倒,但第二场台风经过时,玉米就倒了不少,一些倒伏严重的地块,不得不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收割。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农民程显义用农具疏通堵塞的传送带(11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程显义家院内,玉米被储存在玉米架子内(11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太犯愁了,300块钱一天,都不好雇人。”程显义说,家里人只能带着镰刀进地,自己收,一家三口起早贪黑忙活近半个月才把地收完。因为受灾,玉米平均亩产要比预期减产约200斤。
不久前市场上有了玉米收购价,程显义转悲为喜。“刚收下来的‘潮粮’9毛钱1斤,活了70多年,我都没见过这么高的玉米价。”程显义说,按现在玉米价算,今年亩产达到1500斤,家里的玉米能卖到13.5万元。
但程显义和身边的农民不一样,没有急于“兑现”,而是把新收的玉米棒“上垛”,在院里形成了一个三四米高的“粮垛”,等到明年五六月份卖“干粮”。
这个“粮垛”用铁架子连接,周围是网状,底部用砖结构垫高,离地半米左右。为了防止粮食腐烂,程显义还在“粮垛”中间安装了几个直径约30厘米的管道,便于通风。
程显义已经尝到了卖“干粮”的甜头。今年6月,他将存储了大半年的干玉米以每斤0.99元售出,平均每亩所获利润比去年秋季售粮时增加100多元。
“一把年纪了,还建这建那,不嫌‘折腾’?”回忆起三年前刚要建玉米架子时老伴儿的强烈反对,程显义笑着说:“人得敢于尝试,现在我用效益证明了自己‘折腾’得对,家里人都给我竖大拇指呢。”
“每亩地承包费500元,种子、化肥、农药200元,收割费80元……1亩地总投入约800元。”程显义老两口不止算了一次账。“按照这几年粮价走势看,明年晾干的玉米预计能卖到15万元,纯利润可达7万元,还能为远在外省务工的孙子攒一笔安家费呢。”望着满院的金黄,程显义和老伴儿露出了笑容。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