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亦无有效药物可治愈,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医学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痴呆症》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研究发现了可在症状出现前5年至7年便预测出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人们普遍认为,多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能尽早发现病情,并提出合理治疗方案,或许相关实验能有新进展。贾建平教授便指出:“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从而增加治疗的有效性,降低疾病发病率。因此是否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无症状阶段就准确作出诊断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 他们的团队通过对认知功能正常人群进行了随访,共收集了739例受试者的相关信息。他们发现并验证了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可以作为在认知障碍出现前5年至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成果目前已通过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队列中的受试者的进一步验证,表明通过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检测的确可提前5年至7年预测出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现代人日常生活压力的增加,再加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中青年人也常常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语言方面的障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建议大家早点去医院就诊。因为专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不是老年人群的专属疾病,虽然好发于老年人,但是在很多中青年也可以出现相应病征。如果能提前发现问题,或者我们可以为有效治疗争取到更多时间。(《羊城晚报》浩源)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