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教师夜访。受访者供图
今年49岁的曹凤英,是贵阳市南明小学的校长,她还有一个身份——贵州省从江县大歹小学的帮扶教师。2019年11月,她与学校的4名老师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大歹小学,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征程。
“第一次给大歹的孩子们上课,发现有些孩子说不了普通话,交流起来十分困难。”曹凤英回忆初到大歹时的场景,全校427名学生,全部是苗族,低年级学生心算水平还停留在10以内的数字。
帮扶教师为大歹小学的孩子洗头。受访者供图
让曹凤英头疼的还有当地控辍保学工作比较严峻。大歹小学的前身是当地的一个教学点,现在的大歹小学是澳门基金会投资3000万元修建的,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校舍修的宽敞明亮但仍存在学生辍学的情况,有家长曾向老师反映:“我让3个孩子过来读书,留一个给我在家干农活,不过分吧?”
要扭转家长和孩子们对于学习的观念,成为曹凤英以及其余几名帮扶教师一致的信念。老师们将之前准备好的教案全部推翻,提出“以爱育爱,自强不息”作为大歹小学的校训,决心要让孩子们爱上学校、喜欢学习。
大歹小学的孩子们躺在草地上开心地吃着苹果。受访者供图
为了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曹凤英与帮扶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我们兜里带着小零食,遇到害羞的学生就递上去,就为能跟他多说几句话。”曹凤英说,为了解决孩子们卫生习惯差的问题,她带领团队从贵阳批发了上千条毛巾,给学生擦脸、洗脚;动员全校师生一起玩团队游戏、组织孩子一起看新闻联播,让他们多关注外面的世界...
渐渐地这群孩子开始有了变化。从一开始见到陌生老师扭头就跑,到后来会主动打招呼;原来不在乎个人卫生,现在个个都知道要认真洗手才能开饭;以前放学从来不背书包回家,现在知道回去要温习功课。
大歹小学开展了篮球、足球、音乐等课外培训。受访者供图
最让曹凤英欣喜的是家长对于学校的态度也在转变。当地老师说,以前时不时就有家长来教室领学生回去割牛草、干农活的状况。今年年初,学校举办了一次“文明新风进农村·小手牵大手”家长开放日活动,几乎所有家长都来了。
“以前我家这个娃很害羞,现在都敢上台主持了。”一名家长与曹凤英交谈时激动地说,他这次来参加开放日活动,就为看看孩子的新学校到底有多厉害,能让孩子变化如此之大。
孩子们面对镜头开心且有自信的笑了。受访者供图
对学习有了感情,成绩随之提高。2019年至2020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成绩统计,与以前教学点的成绩相比,每个班学生成绩平均分都提高了10分以上。
“一个都不能少,大歹村每个适龄青少年都要接受教育。”曹凤英说,学校专门组建了劝学队,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针对不具备条件到校上课的学生,老师们还采取了送课上门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孩子们身着苗族服饰参加大歹小学冬季运动会。受访者供图
当初,教育局对大歹小学实施“N+1” 组团帮扶模式,明确帮扶目标为“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共赢成长,三年全面发展”。现在,一年时间将至,“大见成效”有目共睹。
孩子们手捧新学期的课本展露出笑容。受访者供图
现如今,大歹小学成了从江县的“名校”,经常有人慕名来参观考察,贵州财大外语学院等多所高校还把大歹小学作为学生实践学习基地,今年学校申报了全国乡村温馨校园。“走廊里的文化墙是我们老师一块一块建起来的,上面还贴的有学生自己绘制的手工画。”曹凤英笑着说。
家长开放日当天组织团建活动。受访者供图
教师节将至,曹凤英没有停下帮扶的脚步。她联系了贵州医科大学,准备等教师节一过,就带着专业的医生去大歹小学进行义诊,治疗孩子手上的疥疮和送蛔虫药。她说,从教30年来一直秉持的信念是: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阳光成长。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