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管理统筹,服务整合。8月末,家住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九龙村的叶大爷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镇上卫生院将于9月初正式开展白内障手术项目,叶大爷患有多年的白内障,生活行动十分不便,一直想去城里的大医院做手术,但家里农活多,抽不出人来照顾,这下叶大爷在家门口就可以手术治疗了。白内障手术虽不复杂,但需要精密手术器械设备,一般是县级医疗机构才有能力开展的一项手术项目,对于忠兴卫生院这样一所乡镇基层医院来说,这无疑是医疗服务能力的巨大提升。
现在的忠兴卫生院,早已经不是之前人们眼中“小病看不全”“大病靠转院”的乡镇卫生院模样,这里不仅有急诊、慢性病防治、中医理疗等功能齐备的科室,还拥有电视腹腔镜、纤维鼻咽喉镜、鼻内窥镜、电子胃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可以开展胃癌根治手术、腹腔镜下胆囊摘除,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前列腺电切、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等多种手术,医院于去年年末成功通过了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复审。一所乡镇卫生院的“蝶变”,源于一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 “沉珂”需用“猛药” 2019年以前,游仙区有乡镇卫生院22个,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平均每个卫生院服务人口不到1万三千人,加上城市大型医院的虹吸效应,就医人群逐渐减少,导致各基层医疗机构普遍运营困难、入不敷出并由此进入恶性循环:人才留不住、培训跟不上、科室配不齐,群众就医体验差,病员大量流失,三甲医院人满为患。 采访中,一位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前有的医生招聘过来,只待了3天,连行李都不要就“溜号”;有的主力医生,已经有二十年没参加过进修;卫生院咬紧牙关花大价钱买来高端检测设备,年均使用频次才十余次。而各个卫生院独立为营的竞争关系,让收治医生即使明知临近卫生院有医疗条件可以治疗,也会将病人上转至城区大医院。“如果我们看不好而旁边卫生院能治,老百姓口口相传后,会严重影响我们医院的形象和口碑。”负责人说。 乡镇医疗体制亟需破题,改革势在必行。经充分调研论证,2019年6月,以“抱团合作、一体化发展”为思路,游仙区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在忠兴镇卫生院拉开帷幕。忠兴、凤凰、太平三个乡镇卫生院组成“忠兴片区医合体”,共同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三个卫生院,三个独立法人,整合后如何运行,如何指挥?是不伤和气、不摘帽子的简单合,还是破釜沉舟,刀刃向内的充分合?沉珂还需猛药医,游仙区选择了后者。明确提出“医合体”建设要确立“一支笔、一盘棋、一家人”的运行格局,要突出“重管理、优服务、提效能”的鲜明导向,要形成“促改革、利发展、惠民生”的叠加效应。 从竞争到合作 乡镇卫生院“抱团”发展 8月27日,忠兴镇卫生院麻醉医生李和海收到任务指派,要求他当日前往凤凰卫生院对剖腹产手术进行麻醉支持。收到任务后的李和海,驾车按时抵达并顺利完成麻醉工作。像这样的“区域出差”,李和海每个月要进行八九次。骨科医生任席波也感受到了变化。以往,他一个月能安排2至3台手术,现在,人员充分流动后,他一个月能主刀30余台。 这个改变,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要实现“人、财、物”的充分整合和高效流动,必须要下深水。 在“合”字上下功夫。将原三所卫生院院长重新考核择优上岗,其余“降级”“摘帽”或转岗使用,确保“三家合一家,一支笔签字”。决策权的集中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和调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医合体成员单位的党建、财务等工作职能由牵头单位承担,其办公室、财务科、后勤科等科室予以精简,科室人员量才适用,对工作能力低下且非专业技术人员逐步予以清退。仅此一项,医合体降低人员经费支出约50万元。 在“统”字上建机制。随着服务面积增大,服务对象增多。医合体实行统筹管理,建立联动诊疗机制,通过医师多点执业,统筹调配医疗力量。按照就近从快原则对有需求患者进行治疗,满足群众治疗需求,尽量做到“病人不跑路,医生多跑腿”,逐步形成“小病分院医、大病中心院治”的就医格局,缓解了医师资源紧缺现状及病人的流失。 在“享”字上重优化。医合体将常规医疗设备调剂使用,大中型医疗设备实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入。“过去财力分散,拨付的项目资金使用起来往往捉襟见肘,现在‘一本帐’,集中资金办大事,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医疗设备和项目都能提上日程了。”忠兴卫生院院长陈耀辉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正计划采购一台超声震波碎石机,更好服务周边群众。 共赢补强 不让一个基层医疗机构掉队 医合体成立后,成员单位和牵头单位如何共同发展?会不会发生“虹吸”效应,从而导致“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游仙区卫健局局长樊远兵介绍,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原先预计的可能存在成员单位业务量萎缩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以太平卫生院为例。改革前,该院实际占用床日数(一个病人在病床上住一天为一床日)为10965次,转送病人近300人;改革后的2019年,占用床日数上升至14934次,较此前增长4000床日,转院病人降至个位数。 之所以能实现双赢局面,秘诀在于改革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管理服务体系。 改革后的太平、凤凰卫生院,从“保运转”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不再盲目“上设备、开科室”大大减少了财物虚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落实提高上来。片区医合体成员单位以“分级诊疗”为载体,组成片区基本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开展查房、示教、技术集中培训、全天候会诊、协助手术等,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服务能力。 以往,每年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免费体检时,各乡镇卫生院只能抽调几个人,效率低,老百姓等候时间长,体检质量也不高。今年,忠兴医合体把三个卫生院的基本公卫服务人员整合到一起,组成了二十余人的体检服务队,分时分段赴三个乡镇对群众进行体检,极大提升了体检质量和群众获得感。 忠兴镇居民周伯才告诉说:“同样的卫生院,换种方式经营,咋就不一样呢?现在我们农民看病吃药都很方便。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几乎没有啥差别!” 根据2019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平台调查结果,2019年忠兴片区医合体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员工满意度分别达到99.03%、97.52%、89.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1月,在忠兴片区医合体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游仙区将22个乡镇卫生院整合成了8个片区医合体,并按照“忠兴”模式管理运营。在改革中,共有14位“一把手”被免去了院长职务,交换到各医合体班子任职。 目前,游仙区各医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较去年同期比较,改革后游仙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业务实现“三升一降”的预定目标,门诊人次(增加13261人次)、住院床日(增加24276个床日)、业务收入增加(720万元),百姓就医次均费用降低3.8%;财务运行情况呈现“三增一减”态势,即业务收入(增加720万元)、固定资产(增加240万元)、职工工资增加(月均500元/人)债务累计减少(减少640万元)。(文/图 刘仁喜 杜畅)
(责任编辑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