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最新系列产品在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上市售卖,早在前一天晚上,就有数百人排起了长队;在法国小米授权店的开业现场,虽然天气恶劣也没能抵挡消费者的热情,人们冒雨等待……外国人排队购买中国货的景象正在海外频频上演。 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华为走出国门只是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回力鞋渐渐成为了欧美街头的流行元素,福田的互联网卡车海外占有率日攀新高,外国人把青岛啤酒作为礼品互相馈赠……中国制造,世界品牌,已经成为“Made in China”的全新注脚。 今天,第三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三年来,我国的品牌建设已从企业的自主行为逐步转变为全社会的共识,重视品牌、呵护品牌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成果显著。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客观看到,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品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世界品牌500强》榜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有38家品牌入围世界品牌500强,与第一阵营国家仍有差距。如何实现品牌建设的跨越超越,将考验中国品牌企业的“内功”。 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修炼企业的“真本事”,做专做强才是关键所在。“专注专业领域发展、专一产品基因、专心质量服务至上”则是企业树立品牌的三大致胜法宝。 将企业做专做强,要坚持专业领域和发展理念相一致。心无旁骛在专业领域内发展,是做强企业的必要条件。聚焦专业领域是企业塑造品牌的有效途径,海外成功的企业品牌,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挖深耕后才得以形成。同时,企业还要坚持将发展理念与专业领域相结合、相一致,不盲目跨界、不跑偏、发展理念不动摇,才能形成品牌稳定的核心竞争力。 将企业做专做强,要坚持产品基因和科技创新相一致。一家企业从创立之初就要明晰自己的产品基因,包括产品定位、设计风格等。在保持产品基因延续性的前提下,辅以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就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品牌风采,新产品、新发明也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 将企业做专做强,要坚持质量保证和用户服务相一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一头连着公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一头又依附着生产环节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服务则是将企业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效手段,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因为用户体验牺牲产品质量,也不能因为产品质量忽视了用户体验,两者的发展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擦亮品牌面子、夯实品牌里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真正实现企业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人民网》记者夏晓伦)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