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渭桥乡珰金村王大光家不太大的家宅里,挂满了书画,桌上、板凳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书籍,其中以书法类居多。王大光老人家说:“我平时在家没事就是看看电视、看看书、写写字,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叫我给他写了副对联,还非要给了我500块钱。”
王大光今年78岁,为特困供养脱贫户,多年来,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精准帮扶下,该户在享受到了各项社会保障、健康脱贫、代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房保险等政策的同时,还享受到信息入户工程,免费安装了ITV,丰富了精神生活。老人看上去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们国家现在真不容易,既要照顾我们贫困户搞扶贫,又要抓疫情防控……”他感慨道。 在休宁县,像王大光老人这样的贫困人口仅是休宁县扶贫扶志成果的一个缩影。他们在享受了精准扶贫政策后,不仅实现了“富口袋”,还达到了“富脑袋”,心怀感恩、心系国家。近年来,休宁县通过线上、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足用好农村“大喇叭”、村内宣传栏、扶贫讲堂、课堂、学堂等平台,深入村、组、户走访帮扶,持续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扶贫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贫困户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和感恩教育,开展技术培训,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 “我们这个荣誉墙都是我们碜溪村这些年考上大学走出去的大学生,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做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溪口镇碜溪村党支部书记吴建设介绍道,“我们村虽然为非贫困村,但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高度重视淳朴家风、文明村风建设。”该村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两座古墓,即北宋忠烈英勇留守知府凌唐佐衣冠冢和清代乾隆年间兵部左侍郎凌右文之墓。在每户贫困户家中都可见“忠孝并举 励志自强”的《凌氏家训》。 “我老伴今天去溪口镇上去了,儿子在做事,每个月有好几千工资,还有就业补助,你们坐哈。”该村晒袍坦组贫困户凌养光边说边拿出长板凳招呼大家。凌养光老人今年83岁,家有3口人,其本人长期患有慢性病,75岁的妻子视力四级残疾,房子虽然是徽州老房子,但房前室内整洁干净,门口清爽地晒着采来的草药。临行前,他站在门口笑着说:“你们慢走,扶贫政策是真好啊!” 都说贫困人口的笑脸是脱贫攻坚最好的答卷,笔者在休宁县的贫困户家中找到了这最好的幸福“密码”。多年来,休宁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丰富的山水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打响“中国第一状元县”“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等品牌,借助“融杭接沪”新契机,推进扶贫与扶志相融合,已实现5377户14803人脱贫、3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09%下降到0.0046%,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42.6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2390.7元,预计到2020年底,剩余的3户11人可如期脱贫。(程东建 万多蓉 袁雪杰)
(责任编辑 李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