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
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热搜
祖国时政
财经报道
文化中国
微信
新浪
移动端
民生新闻
关注三农
小康社会
百姓之窗
社会保障
城乡建设
民生百态
关注民生 >
小康社会>
正文
休宁县:年逾八旬采菊忙 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07-23 11:59
来源:
《祖国》杂志
7月17日清晨5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村的田间地头,看见一位皮肤黝黑的老人在菊花田里采摘着早菊,看到那股子忙碌的劲头甚至都让人忘记了他其实是个年逾八旬的老人。
他叫刘志达,84岁,是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村的一名贫困户。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家里的几亩薄地,往往一年到头只能顾上一张嘴,收入甚微。其儿子刘光辉在读高中时又突发强直性脊柱炎,花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让这个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经过村“两委”干部的精准识别,2014年他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谈到最初被评为贫困户的感觉,生性要强的他有些发愁,“我有手有脚,身体硬朗,我还是想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摘掉这顶帽子。”
了解到刘志达的这份志气,该镇村帮扶干部开始从发展产业上帮助他出点子、想路子。在详细查看了刘志达家周围的环境,以及深入沟通后了解到他有养菊花方面的经验,扶贫工作队认为搞菊花种植是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扶贫队不仅帮刘志达申请了每年菊花种植奖补金额3000元,还动员镇干帮他家的菊花早早地找好销路,免除了他种植的后顾之忧。
整理田地、购买良种、修建烘干房……说干就干、说帮就帮,在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刘志达的“菊花画卷”很快铺展开来,从此刘志达就在田间地头与菊花“为伍”,日夜围着它们转。经过精心管护,2.4亩优质菊花销售一空,除去成本,2018年纯收入近1万元。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增收脱贫。”2018年刘志达顺利摘下“贫困帽”,激动得说道。已脱贫的他,扬起了生活的信心,每天不辞辛苦的整理田埂、清除杂草,更用心的养殖菊花。如今的他,能靠菊花稳定增收14000元/年。邻村不少农户看到他靠种菊花脱贫致富,纷纷上门取经。刘志达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给他们,还定期到其他种植户家中教施肥和栽种菊苗的秘诀。“种菊花其实很简单,只要够勤快,科学施肥,不出家门就能致富。加上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要相信勤劳一定能致富”,谈及自己的“致富经”,刘志达笑的合不拢嘴。,
“事业使人年轻,脱贫要靠双手。”这是属于刘志达的脱贫故事,也是该县齐云山镇扶贫工作队“扶志扶智相结合,自立自强大家帮”帮扶成果的一个缩影。(程东建 谢源 刘杰 毕昊宇 汪一好)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